《愛重逢以後》--交錯的夢與情感 - 電影

By Zanna
at 2016-04-30T11:03
at 2016-04-30T11:03
Table of Contents
轉貼圖文網址: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viewthread-3173.html
經由原作者 塑膠凳 同意轉貼
http://goo.gl/fS1sCp
去年金馬有放映法國名導莫里斯皮亞拉一系列的作品,其中一部1980年的《路路》,男女
主角便是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在35年過後,兩人帶著驚人的演技,攜手帶來新作
品,再次前進坎城影展。
故事是一對離異多年的夫妻--傑哈與伊莎貝,兩人因兒子的遺願再次重逢。兒子提及他將
顯靈,種種徵兆開始出現,這是巧合還是真實,抑或是一場夢?
http://goo.gl/xxJye1
影帝影后放下身段扮演普通人時,即使平淡也能看出他們精湛的演技,如同《寂寞星圖》
裡的茱莉安摩爾,片中她也是明星,當詮釋私下的生活時,那自然不做作的表現令人印象
深刻;《兩天一夜》瑪莉安歌迪雅詮釋一名罹患憂鬱症的女工,沒有太大的情緒波折卻能
傳達出她內心的掙扎。比起激烈戲碼,這更能感受到一位出色演員的實力。
《愛重逢以後》的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在劇中如老友般相談,卸下演員身段。他們
有時是以舊情人身分憶當年,有時又要演出身為家長的自責以及不捨,過程中的化學變化
在眉宇間自然表露。沒有特寫卻能感受到強烈的情感,後半段表現的害怕與不安更是超群
演技的證明。兩人對戲比場面調度還要精采,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http://goo.gl/X7BEBv
場景設在美國的死亡谷,除了遊走飯店各處外,也到各個旅遊景點取景,儼然在宣傳當地
觀光。泳池波光粼粼、走廊的壓迫陰暗、遼闊的景致,有些畫面美得留下印象。拍攝風格
採寫實,但因當地地理環境,看來就是到處土石,景觀相似,色調單一,畫面沒有太多編
排,飯店場景也是如此單調,就寫實來說粗糙可以接受,但是前段明明重畫面景色,後段
卻都在演員間來回,一直被侷限在固定的視野裡。
本片很多背影,多在走路,也用了許多長鏡頭,我有些不明白是想要寫實嗎?還是想要讓
觀眾感受到時間流逝?多半是與主角一同行動,沒有特別的運鏡,沒有特殊事件發生,也
沒有場面調度,只是走路,一個長鏡頭結束便開始不斷剪接畫面,我納悶著為什麼不乾脆
捨棄沒有目的的長鏡頭讓風格統一一點。長鏡頭存在感太強烈以至於會去期待,卻什麼也
沒有。
http://goo.gl/Znlcm9
本片仰賴演員,利用對白完整故事,表演傳達情緒轉折,埋下小細節象徵徵兆,想要創造
現實與虛幻並存,甚至不惜用明顯的剪接,將夢與現實鏡頭硬生生接在一起。這或許就是
本片的所在,太過刻意以至於不夠真,因此無法融入,細節也做得不太明確。《華麗之墓
》能夠讓我相信模糊地帶是存在的,一切是再自然不過;《愛重逢以後》有太多黏貼的痕
跡,拼貼出效果只是不夠好。
http://goo.gl/aXKdUX
想要有多種情感,又要有奇幻的感覺,前者變成片重點進而延伸,導致後者凸顯不出來,
連結局也無法挽救。全片的風格也沒有很令人印象深刻,不斷在演員身上來回剪接最後都
有些生膩。不過這也說明了演員在本片的重要性,幾乎撐起全場。對白本身便是零散的,
無法都交代清楚,故事又包含愛情、親情、回憶、生活、靈異、死亡、寬恕,有個架構卻
沒有一條主線令人有所感觸。導演想要寫實卻不斷用剪接削弱氛圍,主角失去、重逢,到
頭來似乎也沒得到什麼。如果全片少了兒子的情節,或許會好一些。
全片就屬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最有可看性而已了。
--
經由原作者 塑膠凳 同意轉貼
http://goo.gl/fS1sCp
去年金馬有放映法國名導莫里斯皮亞拉一系列的作品,其中一部1980年的《路路》,男女
主角便是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在35年過後,兩人帶著驚人的演技,攜手帶來新作
品,再次前進坎城影展。
故事是一對離異多年的夫妻--傑哈與伊莎貝,兩人因兒子的遺願再次重逢。兒子提及他將
顯靈,種種徵兆開始出現,這是巧合還是真實,抑或是一場夢?
http://goo.gl/xxJye1
影帝影后放下身段扮演普通人時,即使平淡也能看出他們精湛的演技,如同《寂寞星圖》
裡的茱莉安摩爾,片中她也是明星,當詮釋私下的生活時,那自然不做作的表現令人印象
深刻;《兩天一夜》瑪莉安歌迪雅詮釋一名罹患憂鬱症的女工,沒有太大的情緒波折卻能
傳達出她內心的掙扎。比起激烈戲碼,這更能感受到一位出色演員的實力。
《愛重逢以後》的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在劇中如老友般相談,卸下演員身段。他們
有時是以舊情人身分憶當年,有時又要演出身為家長的自責以及不捨,過程中的化學變化
在眉宇間自然表露。沒有特寫卻能感受到強烈的情感,後半段表現的害怕與不安更是超群
演技的證明。兩人對戲比場面調度還要精采,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http://goo.gl/X7BEBv
場景設在美國的死亡谷,除了遊走飯店各處外,也到各個旅遊景點取景,儼然在宣傳當地
觀光。泳池波光粼粼、走廊的壓迫陰暗、遼闊的景致,有些畫面美得留下印象。拍攝風格
採寫實,但因當地地理環境,看來就是到處土石,景觀相似,色調單一,畫面沒有太多編
排,飯店場景也是如此單調,就寫實來說粗糙可以接受,但是前段明明重畫面景色,後段
卻都在演員間來回,一直被侷限在固定的視野裡。
本片很多背影,多在走路,也用了許多長鏡頭,我有些不明白是想要寫實嗎?還是想要讓
觀眾感受到時間流逝?多半是與主角一同行動,沒有特別的運鏡,沒有特殊事件發生,也
沒有場面調度,只是走路,一個長鏡頭結束便開始不斷剪接畫面,我納悶著為什麼不乾脆
捨棄沒有目的的長鏡頭讓風格統一一點。長鏡頭存在感太強烈以至於會去期待,卻什麼也
沒有。
http://goo.gl/Znlcm9
本片仰賴演員,利用對白完整故事,表演傳達情緒轉折,埋下小細節象徵徵兆,想要創造
現實與虛幻並存,甚至不惜用明顯的剪接,將夢與現實鏡頭硬生生接在一起。這或許就是
本片的所在,太過刻意以至於不夠真,因此無法融入,細節也做得不太明確。《華麗之墓
》能夠讓我相信模糊地帶是存在的,一切是再自然不過;《愛重逢以後》有太多黏貼的痕
跡,拼貼出效果只是不夠好。
http://goo.gl/aXKdUX
想要有多種情感,又要有奇幻的感覺,前者變成片重點進而延伸,導致後者凸顯不出來,
連結局也無法挽救。全片的風格也沒有很令人印象深刻,不斷在演員身上來回剪接最後都
有些生膩。不過這也說明了演員在本片的重要性,幾乎撐起全場。對白本身便是零散的,
無法都交代清楚,故事又包含愛情、親情、回憶、生活、靈異、死亡、寬恕,有個架構卻
沒有一條主線令人有所感觸。導演想要寫實卻不斷用剪接削弱氛圍,主角失去、重逢,到
頭來似乎也沒得到什麼。如果全片少了兒子的情節,或許會好一些。
全片就屬傑哈德巴狄厄與伊莎貝雨蓓最有可看性而已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關於板規"劇情""雷"的範圍

By Jake
at 2016-04-30T10:54
at 2016-04-30T10:54
美國隊長3 - 關於Bucky的結局

By Mary
at 2016-04-30T10:40
at 2016-04-30T10:40
半瓶醋看電影-美國隊長3

By Robert
at 2016-04-30T10:31
at 2016-04-30T10:31
如何說服女朋友看美國隊長3

By Hazel
at 2016-04-30T10:08
at 2016-04-30T10:08
內戰二刷後對隊長的大疑問?

By Donna
at 2016-04-30T09:40
at 2016-04-30T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