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問題 - 青少年影集

By Rae
at 2009-11-20T10:06
at 2009-11-20T10:06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這一系列文,主要是希望提出幾點合乎邏輯的理由
(一、引述自原著,二、從語言脈絡去解析以及,三、我的大膽推斷)
用以說明其實Dan Humphrey的正式名字就是Daniel Humphrey
如同你可以稱Chuck作Charlie、或稱Nate作Nathaniel,反之亦然
因為兩者都對、兩者皆可存在,而不是如置底文和推文這麼「武斷地」說
「2.Dan 的正式名字是 ?
ANS. 就是Dan 不是 Daniel 但是無法解釋他的Email ID (natanicole)」
如果咱們先不談名字的「正式」與否,既然你要推翻掉它的名字,是否能提出其理由?
而不是用「感覺」去說Dan Humphrey是在糾正和反駁,進而論斷Daniel是個不存在的名字
這樣太過流於「個人推測」,好比底下也有人已經提出反證
我想應該不至於連父母都會叫個「錯的」或「不存在的」名字吧
您也不能就武斷地認為這是編劇的疏忽和錯誤
於是這兩個名字(一個正式名字、一個是暱稱)皆存在的答案,更是呼之欲出
因語言有其模稜兩可的(arbitrary)特性,
並不是簡單可用「非A即B、非B即A」的二元論邏輯就能斷言的
於是我實際就影集裡的對話,進一步舉出這個「actually」並不是用來糾正和反駁CeCe
如果常人直接套用中文翻譯便很有可能會這麼誤以為,而掉入二元論的死胡同
而如您英英字典所示的,第三項說明actually作插入語「補述」的用法:
used to introduce a new topic or to add information to a previous statement
這個用法在於像是演講和說明會都蠻常聽到的,這點沒什麼異議
: 其實我滿希望telescope能舉個native speaker這樣用actually介紹自己暱稱的例子,
: 因為我發現滿多non-native speaker會"亂用"英文(自己認為是舉一反三),
: 而且其實written和spoken的英文嚴格講起來差很大,
: 只是大多數人聊天時不會去挑對方的錯, 很有可能就這樣延用下去
如您所說,non-native speaker會"亂用"英文
反之,難道native speaker所說的、所寫的就一定是對的、絕對是依照文法的嗎?
這點真的是個非常大的misunderstanding....而且也被台灣教育給嚴重矇蔽
我想不會有人還會天真的以為native speaker都不可能誤用文法吧!?
不會有人還會天真的以為那些在補習班裡教您的小孩英文的老外都是「專業」的吧?
(老實說,有很多來台灣的老外,說穿了專長不過就是會講一口英文…
尤其是根本就沒什麼學歷來混口飯吃的
當然也是有好的,不過就我待過補習班的普遍觀察就是這樣
但是台灣的家長就是不停砸重金給那些老外 科科)
事實上在語言學家的觀察發現不管native或non-native speaker皆會產生語言的誤用
而且native speaker誤用的情形也是相當頻繁的只是較不易發現和較不明顯
隨後更出現了如您所說non-native speaker的「錯用」,最後變成正式官方用法的例子
誤用久了也就約定成俗變成正式可以使用的
如新加坡式英文和港式英文、紐澳的英文等等
這個連我們自己講中文也會時常講錯的現象,應該不難理解吧…
不過即便講錯也不會明顯影響你我之間的對話
因為誤用的情形,彼此是是能夠manipulate之後理解的(除非是非常大的誤用)
姑且先不論什麼誤用不誤用
甚至有很多連native speaker都不自知「為什麼要這樣說」、「為什麼要這樣用」的原因
如同我們自己使用中文一樣都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之下使用…
如果您有修過「華語教學」更能深深體會
連我們自己中文native speaker都時常遇到根本就解釋不出「為什麼要這樣說」的例子
光一個「之」、「了」字會出現的各種用法,可能都會讓您解釋破頭…
中文的精深比英文更難去理解
因為大家都這樣用嘛(翻桌)←「華語教學」我真的學到後面都快精神分裂XD
所以從語言的脈絡去談並不是你我隨便說了就算「對的」
這個native speaker和nom-native speaker的爭論是沒什麼意義的…
沒有人說一定要native speaker說的才是對的
因為語言多元複雜的現象造成困擾(好比您現在所爭論的)
所以才會有了前人催生「文法」的想法
然而文法的收錄是歸納語言使用者的習慣,將觀察到的語言現象做出系統化的整理而生
但也就從中產生許多問題:(簡單舉兩個顯而易見的)
(1) 文法即便收錄「最大觀察值」的現象,並不代表已涵括社會的「所有語言現象」
因為這樣最大觀察值的現象,尚未涵括所有出現的、或出現比例較低的現象
所以您不能斷言您沒在文法看過的用法就是「錯的」
(2) 文法是由人制定的,難說有主觀和意識的操縱
簡單舉例,文法根本少見「次文化」和「非主流」的用法
但您就能否定次文化和非主流的存在嗎?
這樣建立在知識霸權之上的語言霸權,隨後便遭致許多的攻擊
所以才會又出現另一派倡導「讓符號回歸自我」的學者
(這裡符號即是指語言,怕您誤解…)
這個您有興趣去研究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吧
畢竟我已經不唸語言學很久了,有很多專有名詞真的頗懶得去查的說= =
所以說語言的使用,真的並沒有所謂「絕對的對錯」←這一點我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澄清
: 大部分我聽到在自我介紹時用"actually"的都是non-native speaker,
: 因為他們的正式名字通常不是很容易用英文發音或太長,
: 於是會先讓大家記住自己的暱稱, 例如"hi, my name is Sasha",
: 然後再補充正式名稱是什麼"well, actually, it's Alexander",
: 或"Actually, Alexander"或"Alexander, actually",
: 但是用暱稱叫他就好, "But just call me Sasha"
: 基本上, 也很少會補充解釋自己的全名(沒必要或懶)
這也可能發生在native speaker身上
如同我上一篇所述,可能會以兩種形式出現
(1) 「暱稱 再 Actually+正式名字」←這個蠻合理出現的
(2) 「正式名字 再 暱稱, actually」←這個也許照理來說較不常出現
但也不能否定它被使用的可能性,不然我上面篇幅都白講的…
然而在Gossip Girl裡出現的對話
我個人對Dan Humphrey為什麼會這麼說,所持的論點如上一篇文第二論點所示
『這個actually就只是個插入語,在作輕微的補述
翻譯要完整的話,即他只不過是要進一步表達「你也可以叫我Dan」或「請叫我Dan就好」
如果編劇沒有用這個手法的話,反而會造成日後的麻煩
例如之後只要有CeCe或Carter和Daniel "Dan" Humphrey的對手戲時
他們即都一律要稱他作Daniel(因為照理來說他們就不知道其實可以叫他Dan就好)』
這是讓戲保持「一致性」和「合理性」的手法
另外關於這樣的說法,我的確在國外親身經歷過是說了正式名字後才補暱稱的
抱歉無法把原當事人抓上PTT來證明給您= =
我想這種東西,沒有親自在國外碰過「出乎您意料之外的說法」的人都會鐵齒不太相信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您有機會在國外長住的話
(短期觀光不太能發覺細微的…)
非常多非常多的說法都是跟台灣所教的和我們所能認知的不太一樣…
至於這種該放前、該放後的用法,東西方人在邏輯上就差異很大
所以我們也就不能夠輕易地斷言哪一個才是對的
: 即使是三方介紹時, 也很少會非把正式名字和暱稱解釋清楚不可,
: 因為通常會迅速進入聊天的話題, 這是Dan給我執著於一定要"叫我Dan"感覺的原因
它沒有要解釋清楚的用意啊
如果actually在這只是作「插入語」的話,根本就是個附屬的句子
插入語有slightly emphasize和slightly interpret的作用
這在對話裡出現,本來就是蠻能「直覺」理解的
: 當時看到他們對話, 直覺的想法其實是L(不自覺地), CeCe(故意地)用Daniel,
: 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是非常重視禮儀教養要合規範,
: 而Dan要強調"所謂平民化的親切", 倒是沒想到Dan的正式名稱、全名這些是什麼
您最後這個重視禮儀或平民親切的「觀察」
如我上一篇文第三論點一樣,皆屬個人的「大膽假設和推論」
如果這還無關乎Dan Humphrey等同Daniel Humphrey的話
請再就Lily和Rufus為什麼會稱他作Daniel
回過頭去探討版友的反證給予合理解答,直接用「現象」去明說太過粗糙了
謝謝
最後我要說的是= =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一、引述自原著,二、從語言脈絡去解析以及,三、我的大膽推斷)
用以說明其實Dan Humphrey的正式名字就是Daniel Humphrey
如同你可以稱Chuck作Charlie、或稱Nate作Nathaniel,反之亦然
因為兩者都對、兩者皆可存在,而不是如置底文和推文這麼「武斷地」說
「2.Dan 的正式名字是 ?
ANS. 就是Dan 不是 Daniel 但是無法解釋他的Email ID (natanicole)」
推 natanicole:Dan就叫做dan不叫daniel12/31 20:42
推 maxine7:疑 DAN是本名吧?看了那麼多集 每次被叫DANIEL他會糾正啊..06/25 08:19
如果咱們先不談名字的「正式」與否,既然你要推翻掉它的名字,是否能提出其理由?
而不是用「感覺」去說Dan Humphrey是在糾正和反駁,進而論斷Daniel是個不存在的名字
這樣太過流於「個人推測」,好比底下也有人已經提出反證
推 kimifort:叫Daniel沒被糾正的次數也非常多07/06 19:43
因為Lily或Rufus都時常叫他Daniel←這個在我第一篇回文就已說明它的社會脈絡現象 我想應該不至於連父母都會叫個「錯的」或「不存在的」名字吧
您也不能就武斷地認為這是編劇的疏忽和錯誤
於是這兩個名字(一個正式名字、一個是暱稱)皆存在的答案,更是呼之欲出
因語言有其模稜兩可的(arbitrary)特性,
並不是簡單可用「非A即B、非B即A」的二元論邏輯就能斷言的
於是我實際就影集裡的對話,進一步舉出這個「actually」並不是用來糾正和反駁CeCe
如果常人直接套用中文翻譯便很有可能會這麼誤以為,而掉入二元論的死胡同
而如您英英字典所示的,第三項說明actually作插入語「補述」的用法:
used to introduce a new topic or to add information to a previous statement
這個用法在於像是演講和說明會都蠻常聽到的,這點沒什麼異議
: 其實我滿希望telescope能舉個native speaker這樣用actually介紹自己暱稱的例子,
: 因為我發現滿多non-native speaker會"亂用"英文(自己認為是舉一反三),
: 而且其實written和spoken的英文嚴格講起來差很大,
: 只是大多數人聊天時不會去挑對方的錯, 很有可能就這樣延用下去
如您所說,non-native speaker會"亂用"英文
反之,難道native speaker所說的、所寫的就一定是對的、絕對是依照文法的嗎?
這點真的是個非常大的misunderstanding....而且也被台灣教育給嚴重矇蔽
我想不會有人還會天真的以為native speaker都不可能誤用文法吧!?
不會有人還會天真的以為那些在補習班裡教您的小孩英文的老外都是「專業」的吧?
(老實說,有很多來台灣的老外,說穿了專長不過就是會講一口英文…
尤其是根本就沒什麼學歷來混口飯吃的
當然也是有好的,不過就我待過補習班的普遍觀察就是這樣
但是台灣的家長就是不停砸重金給那些老外 科科)
事實上在語言學家的觀察發現不管native或non-native speaker皆會產生語言的誤用
而且native speaker誤用的情形也是相當頻繁的只是較不易發現和較不明顯
隨後更出現了如您所說non-native speaker的「錯用」,最後變成正式官方用法的例子
誤用久了也就約定成俗變成正式可以使用的
如新加坡式英文和港式英文、紐澳的英文等等
這個連我們自己講中文也會時常講錯的現象,應該不難理解吧…
不過即便講錯也不會明顯影響你我之間的對話
因為誤用的情形,彼此是是能夠manipulate之後理解的(除非是非常大的誤用)
姑且先不論什麼誤用不誤用
甚至有很多連native speaker都不自知「為什麼要這樣說」、「為什麼要這樣用」的原因
如同我們自己使用中文一樣都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之下使用…
如果您有修過「華語教學」更能深深體會
連我們自己中文native speaker都時常遇到根本就解釋不出「為什麼要這樣說」的例子
光一個「之」、「了」字會出現的各種用法,可能都會讓您解釋破頭…
中文的精深比英文更難去理解
因為大家都這樣用嘛(翻桌)←「華語教學」我真的學到後面都快精神分裂XD
所以從語言的脈絡去談並不是你我隨便說了就算「對的」
這個native speaker和nom-native speaker的爭論是沒什麼意義的…
沒有人說一定要native speaker說的才是對的
因為語言多元複雜的現象造成困擾(好比您現在所爭論的)
所以才會有了前人催生「文法」的想法
然而文法的收錄是歸納語言使用者的習慣,將觀察到的語言現象做出系統化的整理而生
但也就從中產生許多問題:(簡單舉兩個顯而易見的)
(1) 文法即便收錄「最大觀察值」的現象,並不代表已涵括社會的「所有語言現象」
因為這樣最大觀察值的現象,尚未涵括所有出現的、或出現比例較低的現象
所以您不能斷言您沒在文法看過的用法就是「錯的」
(2) 文法是由人制定的,難說有主觀和意識的操縱
簡單舉例,文法根本少見「次文化」和「非主流」的用法
但您就能否定次文化和非主流的存在嗎?
這樣建立在知識霸權之上的語言霸權,隨後便遭致許多的攻擊
所以才會又出現另一派倡導「讓符號回歸自我」的學者
(這裡符號即是指語言,怕您誤解…)
這個您有興趣去研究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吧
畢竟我已經不唸語言學很久了,有很多專有名詞真的頗懶得去查的說= =
所以說語言的使用,真的並沒有所謂「絕對的對錯」←這一點我花了相當大的篇幅澄清
: 大部分我聽到在自我介紹時用"actually"的都是non-native speaker,
: 因為他們的正式名字通常不是很容易用英文發音或太長,
: 於是會先讓大家記住自己的暱稱, 例如"hi, my name is Sasha",
: 然後再補充正式名稱是什麼"well, actually, it's Alexander",
: 或"Actually, Alexander"或"Alexander, actually",
: 但是用暱稱叫他就好, "But just call me Sasha"
: 基本上, 也很少會補充解釋自己的全名(沒必要或懶)
這也可能發生在native speaker身上
如同我上一篇所述,可能會以兩種形式出現
(1) 「暱稱 再 Actually+正式名字」←這個蠻合理出現的
(2) 「正式名字 再 暱稱, actually」←這個也許照理來說較不常出現
但也不能否定它被使用的可能性,不然我上面篇幅都白講的…
然而在Gossip Girl裡出現的對話
我個人對Dan Humphrey為什麼會這麼說,所持的論點如上一篇文第二論點所示
『這個actually就只是個插入語,在作輕微的補述
翻譯要完整的話,即他只不過是要進一步表達「你也可以叫我Dan」或「請叫我Dan就好」
如果編劇沒有用這個手法的話,反而會造成日後的麻煩
例如之後只要有CeCe或Carter和Daniel "Dan" Humphrey的對手戲時
他們即都一律要稱他作Daniel(因為照理來說他們就不知道其實可以叫他Dan就好)』
這是讓戲保持「一致性」和「合理性」的手法
另外關於這樣的說法,我的確在國外親身經歷過是說了正式名字後才補暱稱的
抱歉無法把原當事人抓上PTT來證明給您= =
我想這種東西,沒有親自在國外碰過「出乎您意料之外的說法」的人都會鐵齒不太相信
簡單來說就是以後您有機會在國外長住的話
(短期觀光不太能發覺細微的…)
非常多非常多的說法都是跟台灣所教的和我們所能認知的不太一樣…
至於這種該放前、該放後的用法,東西方人在邏輯上就差異很大
所以我們也就不能夠輕易地斷言哪一個才是對的
: 即使是三方介紹時, 也很少會非把正式名字和暱稱解釋清楚不可,
: 因為通常會迅速進入聊天的話題, 這是Dan給我執著於一定要"叫我Dan"感覺的原因
它沒有要解釋清楚的用意啊
如果actually在這只是作「插入語」的話,根本就是個附屬的句子
插入語有slightly emphasize和slightly interpret的作用
這在對話裡出現,本來就是蠻能「直覺」理解的
: 當時看到他們對話, 直覺的想法其實是L(不自覺地), CeCe(故意地)用Daniel,
: 顯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是非常重視禮儀教養要合規範,
: 而Dan要強調"所謂平民化的親切", 倒是沒想到Dan的正式名稱、全名這些是什麼
您最後這個重視禮儀或平民親切的「觀察」
如我上一篇文第三論點一樣,皆屬個人的「大膽假設和推論」
如果這還無關乎Dan Humphrey等同Daniel Humphrey的話
請再就Lily和Rufus為什麼會稱他作Daniel
回過頭去探討版友的反證給予合理解答,直接用「現象」去明說太過粗糙了
謝謝
推 kimifort:叫Daniel沒被糾正的次數也非常多07/06 19:43
最後我要說的是= =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放Daniel一條生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請還Daniel一個公道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Tags:
青少年影集
All Comments

By Lauren
at 2009-11-23T04:58
at 2009-11-23T04:58

By Joseph
at 2009-11-26T05:58
at 2009-11-26T05:58

By Isla
at 2009-11-29T09:15
at 2009-11-29T09:15

By Anthony
at 2009-11-30T08:00
at 2009-11-30T08:00

By Donna
at 2009-12-02T19:08
at 2009-12-02T19:08

By Charlotte
at 2009-12-06T20:12
at 2009-12-06T20:12

By Iris
at 2009-12-07T10:32
at 2009-12-07T10:32

By Joseph
at 2009-12-09T22:56
at 2009-12-09T22:56

By Puput
at 2009-12-14T21:25
at 2009-12-14T21:25

By Connor
at 2009-12-18T19:57
at 2009-12-18T19:57

By Tracy
at 2009-12-20T00:09
at 2009-12-20T00:09

By Charlotte
at 2009-12-21T23:20
at 2009-12-21T23:20

By Hedy
at 2009-12-22T20:59
at 2009-12-22T20:5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12-24T16:17
at 2009-12-24T16:17

By Sarah
at 2009-12-25T00:09
at 2009-12-25T00:09

By Iris
at 2009-12-25T16:44
at 2009-12-25T16:44

By Christine
at 2009-12-26T10:35
at 2009-12-26T10:35

By Hedwig
at 2009-12-31T04:48
at 2009-12-31T04:48

By Edith
at 2010-01-03T08:15
at 2010-01-03T08:15

By Jack
at 2010-01-06T07:31
at 2010-01-06T07:31

By Adele
at 2010-01-11T01:44
at 2010-01-11T01:44

By Kelly
at 2010-01-15T23:14
at 2010-01-15T23:14

By Agnes
at 2010-01-18T02:57
at 2010-01-18T02:57

By James
at 2010-01-19T01:03
at 2010-01-19T01:03

By Agatha
at 2010-01-21T23:13
at 2010-01-21T23:13

By Isabella
at 2010-01-25T21:53
at 2010-01-25T21:53

By Donna
at 2010-01-26T15:11
at 2010-01-26T15:11

By Steve
at 2010-01-31T06:12
at 2010-01-31T06:12

By Edwina
at 2010-02-02T01:46
at 2010-02-02T01:46

By Agatha
at 2010-02-06T01:20
at 2010-02-06T01:20

By Isabella
at 2010-02-08T08:00
at 2010-02-08T08:00

By Andy
at 2010-02-10T20:47
at 2010-02-10T20:47

By Hedda
at 2010-02-15T13:36
at 2010-02-15T13:36

By Ophelia
at 2010-02-18T14:33
at 2010-02-18T14:33

By Caitlin
at 2010-02-19T00:56
at 2010-02-19T00:56

By Sandy
at 2010-02-19T12:51
at 2010-02-19T12:51

By Barb Cronin
at 2010-02-20T19:49
at 2010-02-20T19:49

By James
at 2010-02-25T10:33
at 2010-02-25T10:33

By Olive
at 2010-02-27T00:04
at 2010-02-27T00:0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3-02T08:35
at 2010-03-02T08:35

By Hedy
at 2010-03-06T17:10
at 2010-03-06T17:10

By Quanna
at 2010-03-10T21:08
at 2010-03-10T21:08
Related Posts
一個小問題

By Donna
at 2009-11-20T03:17
at 2009-11-20T03:17
一個小問題

By Michael
at 2009-11-19T18:32
at 2009-11-19T18:32
Gossip Girl 310 討論

By Callum
at 2009-11-19T12:55
at 2009-11-19T12:55
一個小問題

By Charlie
at 2009-11-19T09:32
at 2009-11-19T09:32
Spoilers: Couples Update

By Dorothy
at 2009-11-19T07:06
at 2009-11-19T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