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能死兩次:全面啟動 (不喜理論者慎入) - 電影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0-07-21T19:17

Table of Contents








========防雷順便防理論=========










「你只能死兩次」
——《全面啟動》(Inception)



1952年,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在羅馬所舉行的國際精神分析學研討會上
,發表論文〈精神分析學中語言與言語的作用與領域〉。這篇標題過於拗口的論文,
後來被學圈簡稱為「羅馬報告」。羅馬報告中拉岡隨手引了這句話——「你只能死兩
次」。


由於最基本的精神病患者(psychosis)表現出的症狀就是失去真實感(reality),區辨
真實感的存在與喪失,大概是二十世紀初精神分析師最重要的課題。那麼從真實世界
存在與否來解釋拉岡這句話也就沒那麼玄虛複雜了,換言之,你的第一次死亡是死亡
本身,而第二次則是意識到死亡這件事。


後來,拉岡的這個梗,被拿來製作像《靈異第六感》或《出竅情人》這一類、死者渾
然未覺的電影中,又是好幾十年之後的事了。


「夢」被關注的年代更早,佛洛伊德論述他的意識潛意識或自我本我,其實不僅僅以
夢境為例,他也談詼諧或反諷這一類語言中的潛意識,只是他談夢境的那部分最有名
,也最有趣。我們在夢境中會有幾種反射,最重要的兩種叫做「置換」(displacement)
與「凝縮」(condensation)。由於不願意承認或意識到的記憶,被擠壓進入潛意識,
但白日建構起的道德倫理與價值觀,又不輕易放過這些經過改寫、偽造的原欲,所以
夢境開始行「稽查作用」(censorship)。


關於夢境與其真實性,佛洛伊德有個說法叫「燃燒的嬰孩」(burning child )。爸爸夢
到嬰孩啼哭,他趕去嬰兒房,眼見嬰兒全身燃燒起來,於是他驚醒。佛洛伊德解析這個
夢境,告訴我們,這可憐的父親並不是驚醒,而是無以接受夢境中的真實(Real),只好
躲回現實世界。


說到這裡,我們還不用談《全面啟動》幾個關鍵設定,它們就已昭然若揭。只是配合電
影的緊湊與動感,夢境的兩種變形方法:「置換」與「凝縮」,就變成了真實存在的投
射人物、偽造者、保險箱、庫房、曲折的心靈秘道。原本隨著分析師引導深入夢境、躺
在長椅接受治療的患者,陷身槍林彈雨的超現實冒險,進退維谷,騎虎難下。而「稽查
作用」也成了更刺激的實戰傭兵,窮追猛打,以帶出好萊塢設定好的——主角不滅,飛
車不毀。


雖然說起來有點酸,但我壓根沒有否定這電影的企圖。怎麼說他都比那種掉書袋大扯時
光隧道蟲洞,或暖化危機導致的大滅絕,要來的可親很多。


如果更深層來談拉岡的理論,他將鏡像三階段落實於現實之中。符號界(the Symbolic)
,想像界(the Imaginary),以及最後最深層、最不能言說難以描敘的實在界(the Real)
。在他的描述中,真實界總是灰濛濛,到處是廢墟、斷垣殘壁。它是堅硬的、無法被符
號化的存在,它堆棧了人們過剩的無意識殘餘。剩餘快感,剩餘執爽,以及剩餘恐懼。


上一次在電影中實在界被描述出來,大概就是1999年的《駭客任務》。人們被豢養在人
造子宮膜衣之內,而整個世界像是一片荒涼沙漠。我很感動於《全面啟動》中的實在界
被勾勒地那麼唯美,有愛,有戀人,一切諾言和語音似乎都還能勉強奏效。


從理論指導電影的角度來說,電影中把拉岡的「你只能死兩次」發揚光大,順著層層夢
境,盜夢者得以一死再死,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更多的時候,理論是對於現象的詮釋。
不消說,那種插敘補敘、顛顛倒倒的敘事法,夢境和電影幾乎如初一轍。這也就是為什
麼,後來的電影學者往往都深諳精神分析理論。那麼從電影啟發理論的角度來說,《全
面啟動》幾乎把觀眾的敘事與集體夢境的恐慌與詭譎感,帶向了一個新的顛峰。


要以理論分析解讀,當然還有很多施力點。或許大家已經覺得有些饒舌,但這已經把理
論拆分的非常草率而簡略了。看完之前我以為自己是拉岡迷,看完之後好像稍微往李奧
納多迷轉向。


所以我推。





*想到可以補充一點,那個不斷上樓的樓梯我看過M.C. Escher有一幅畫是這樣。
http://www.lewism.org/2010/03/15/ascending-and-descending/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0-07-25T21:52
原PO好專業!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0-07-29T00:43
真專業呀~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0-07-31T06:27
看到這些專業文才更了解諾蘭的強大 他腦子到底什麼做的...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0-08-01T01:49
我覺得若蘭是個非常有深度的電影人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0-08-04T21:12
感覺不到這部片有你說的那麼精神分析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0-08-08T03:56
推 寫得不錯 只是symbolic一般翻象徵界比較多~~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0-08-09T07:56
連拉崗都出現了。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0-08-10T19:11
多年以後 當諾蘭走在紅地毯上 他將會想起 在世紀交接之際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0-08-11T00:00
他曾經在一個炎熱的午後 夢到拉崗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0-08-14T15:15
如果用程式來說的話,夢中夢的感覺讓我想到遞迴~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0-08-18T04:22
想用多層遞迴,沒弄好就很容易死當之類的,感覺很相似~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0-08-20T09:00
專業好文推一發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0-08-20T13:03
我也是想到拉崗,但是台灣真的懂拉崗應該不多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0-08-21T19:42
專業給推! 主角不滅 飛車不毀XDDDD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10-08-23T06:08
artyman那個句法是不是百年孤寂出現過 好眼熟 XD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0-08-28T03:10
文筆真好推..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0-09-01T10:03
對於原po說得有點似懂非懂 有推薦的延伸閱讀毒物嗎?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0-09-06T07:00
專業推~~~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0-09-07T06:13
推一下Escher 看過版畫展 很多這種無限迴圈的創作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0-09-09T08:44
受益良多

全面啟動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0-07-21T01:49
其實以身為導演的Nolan來講的話 毫無疑問該給這部片非常高的評價 尤其是在好萊塢這陣子頗為缺乏會說故事的商業片導演前提下 能將這樣一個頗為直線的故事說得如此有張力 導演絕對居功甚偉 (當然 Zimmer的配樂幫了大忙 我甚至覺得片中很多部份配樂cover畫面cover的非常到位) 不過以編劇觀點來講 ...

全面啟動--由編劇視角看這個故事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0-07-21T00:43
http://blog.roodo.com/strays/archives/13119545.html 將電影比做and#34;夢境and#34;,來閱讀Inception, 假設看電影是進入作夢狀態,而夢境是現實的投射, 那麼Inception反映了什麼現實? Inception是一部以and#34; ...

圖解全面啟動中夢境架構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0-07-20T19:32
現實 Reality (意識界線Boundary ─ 衝破條件:1.身體不受藥效控制時,在界線下一層夢境中死亡 2.身體不受藥效控制時,在夢境界線的and#34;上一層and#34;受到衝 ...

全面啟動--由編劇視角看這個故事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0-07-20T17:21
※ 引述《fdtu0928 (程見)》之銘言: : ※ 引述《pttthu ()》之銘言: : : 有人可以分析一下 and#34;全面啟動and#34;這部電影的劇本嗎? : : 可能還是要專業的編劇版友來分析一下 : : 這部電影真的是近年來最複雜的劇本了 : 首先,這是個定規則的故事,我們看過那些定規則 ...

全面啟動:人心迷宮沒有很深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0-07-20T13:14
同步刊行 http://blog.roodo.com/miesiao/archives/cat_396989.html 這部片其實是個複雜有餘的片,儘管不像黑暗騎士那般觸動人性 的兩難或糾葛問題,但導演換了一個方式對「人心」的複雜做了 華麗的空間性展示,而這也繼續拓展他一貫路線,以懸疑基調為 觀眾打造一趟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