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公視新聞戰力有待加強 - 公視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5-05-01T10:39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0032

媒體, 社運發電機

公民團體:公視新聞戰力有待加強

發佈於 2015年4月21日 點閱 229 views


「公民社會監督公視聯盟」2015年月4月公視監督報告

捍衛預算倍增 新總經理開創新局 公民社會常態對話 新聞部振作起來!

發布記者會會後新聞稿(20150421)


「公民社會監督公視聯盟」(簡稱公公盟)今天發布2014年下半年迄今對公共電視的監督報

告,報告中呼籲公視董事會以前總經理曠湘霞匆匆卸職為殷鑑,必須拋棄用人的舊框架,

儘快遴選出具有公共理念及新的領導格局的新任總經理;並要求月薪二十幾萬的公視董事

長邵玉銘,必須善用自身黨政資源,積極遊說行政部門與朝野立委,爭取擴大公視預算,

落實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所承諾的「公視預算倍增」的目標,讓國人能再看到《人間四月天

》、《痞子英雄》這樣雅俗共賞的好戲。公公盟並針對公視新聞部一年多來相對疲弱的表

現提出批評,認為本應立即、直接反映台灣社會脈動與資訊需求的新聞部,如果持續無法

回應此些社會殷切期待,將會陷公廣集團的前途於不利。公公盟從2014年8月開始,約每

半年公布一次對公視的監督報告,今天所發布的是第二份監督報告。


公公盟在報告中指出,公視董事會是公視的領航團隊,總經理則是負責開船的人,除了對

於電視台管理的專 業與嫻熟,必須對董事會所指示的航向有充分的理解與認同,並能提

出可行的航道與航程規劃,才能掌握風險、避免觸礁、縮短航程,任務是非常艱鉅的。董

事會既然具有開創性的思維,必須找到合適執行的人,如果在人事任用上無法跳脫過去的

框架與格局,結果將是事倍功半、徒增內耗,曠總經理就是前車之鑑。公公盟對於目前已

經開始進行的繼任總經理遴選深切期待,表示將持續觀察董事會的各項重要決策,發揮外

部監督的力量。



報告中對公視新聞部過去一年多來的表現提出檢討,重點包括:



每日新聞收視下滑:做為每日新聞旗艦的公視晚間新聞,2014年經歷太陽花 學運與九合

一選舉等重大事件,全年平均收視率(0.25),相較於2013年(0.26)不升反降。


「有話好說」收視下滑:做為公視唯一的新聞談話性節目,2014年第三季受主持人陳信聰

留職停薪影響,平均收視率下滑到0.10,遠低於2013年的全年平均0.17,陳信聰於2014年

九月復職,第四季收視率回到0.16,但已經讓全年平均收視率降為0.14。

《獨立特派員》喊停風波:一度傳出因為收視率欠佳要被停掉的新聞雜誌類節目《獨立

特派員》,雖因外界關注並引發公視董事與管理階層之歧見後暫時打住,但由於節目缺乏

整體方向規劃,記者各自為政的狀況並未改善,讓這個原本應該要能反映時事,又可兼具

新聞深度的新聞雜誌無法真正發揮功能。


新聞部人才流失:近半年來,公視新聞部並出現傑出資深工作者出走或調職,影響整體戰

力的狀況。除當家主播黃明明留職停薪;擅長國際新聞的原新聞部副理余佳璋,在原本已

簽發為新聞部經理,而人事命令竟中途生變的事件後,於今年初選擇離開公視。工作表現

相當傑出的採訪組長蘇啟禎也調離每日新聞部門,改做紀錄片。新聞部固然需要培養新人

,但這些一路走來與公視一同成長,能充分掌握公共價值的老將的流失,對於新聞部的整

體戰力必然產生影響,公視的治理與管理階層不能不正視此一現象。



太陽花學運期間整體表現不如預期:今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周年出版的《這不是太陽花

學運》一書中,檢討公視新聞在去年318學運中的表現,透過訪談兩位公視新聞部資深製

作人,對新聞部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未能適時因應社會陡增的資訊需求,彈性增加新聞時段

或進行臨時性的節目排程提出批評。公視新聞部為此去函出版該書的《想想論壇》抗議,

並舉公視新聞團隊林曉慧等記者以太陽花學運報導獲得卓越新聞獎「2014年電視類即時新

聞報導獎」做為反證。不過記者個人的努力與電視台的整體表現不能混為一談,林曉慧等

人的獲獎證明公視新聞部的同仁專業能力傑出,但如果部門主管缺乏整體調度能力與精準

的新聞判斷,或心態上不夠進取,使得新聞部整體戰力無法適時發揮,只會讓人對個別優

秀記者的能力在如此重大新聞事件中無法盡情揮灑感到十分惋惜。



整體新聞戰力有待加強:公視在創設之初被相關利益設限無法製播每日新聞,好不容易解

除限制後,台灣公民社會對於公視新聞能在商業媒體充斥的新聞生態中扮演中流砥柱無不

深切期待,新聞部同仁也多戰戰競競面對此一挑戰。這些年來,公視新聞也確實發揮了平

衡商業新聞媒體的作用。公視新聞部現有資源當然還有再充實必要,但公視新聞部的同仁

仍具有較商業台相對較好的工作條件,因此必須在工作表現上有更多的自我要求,相關主

管更應拿出具體作為,而不是放任目前的疲態繼續下去。



公公盟並繼續之前的主張,呼籲公視應建立與公民團體常態對話機制,並製播公益短片落

實公共近用。該聯盟指出,根據公視法十一條:公共電視必須「提供公眾適當使用電台之

機會,尤應保障弱勢團體之權益。」公視法第三十六條也規定:「節目之製播,應保持客

觀性及公平性,應提供社會大眾及各群體公平參與及表達意見之機會。」依照上述條文所

揭櫫之精神,公共電視應該將節目時段與節目製作之軟硬體資源,適度開放供民間社會有

需要的團體做近用,因此「公公盟」要求公共電視必須提供時段,並以既有的軟硬體製播

資源,協助公民團體依個別需求,製作短片節目在公視各個頻道播出,以具體落實公視法

中對公民近用公共電視的要求。



針對日前引起許多討論的北市府勞工局對傳播媒體進行勞動檢查,發現所有傳播媒體都有

員工超時工作的問題,公公盟支持勞工局以勞動檢查維護媒體工作人員勞動權益的做法,

不過考慮媒體工作的機動屬性,該聯盟建議公視董事會及管理部門,應研議在符合勞動法

令,並經主管機關同意的前提下,與員工以簽訂團體協約的方式認定工時。一方面配合機

動性高的傳播媒體勞動內容,另一方面可避免人事成本過度膨脹,造成對其他部份資源的

排擠。


紀錄片工會李家驊導演在記者會中表示總經理是公視的核心人物,期許未來總經理的遴選

能更公開透明。台灣記者協會沈佩瑤則再次強調新聞部人才流失的問題,認為公共電視是

台灣新聞的指標,應盡快改善目前問題。勵馨基金會何旻燁則代表NGO組織,再次強調公

益短片的提議,希望公視能更開放,讓NGO提案拍攝公益或報導性短片促進弱勢族群近用

權利。她並以最近大巨蛋的爭議事件,反省台灣社會對於公共建設的關注都只在硬體面,

認為媒體及閱聽大眾應該更關注公視的議題,讓公視議題的重要性能讓公眾理解。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從政府預算談起,認為中央一年有1兆94億的預算,公

視卻只佔總預算的千億分之一。如果媒體對台灣而言是重要的,為什麼預算卻一直那麼少

。而公共電視希望資源增加,也要更重視自己的績效,並且找出適合界定公視績效的指標

。傳學鬥徐子為同學再次強調預算倍增的訴求,他認為公視成立近十八年,台灣薪資與物

價已上漲不少,公視的預算卻一直沒有增加,董事會應該設法遊說讓文化部龍應台部長所

提的預算加倍承諾能落實。另外,徐同學也提到華視虧損問題,認為公視法應該擴大成為

公廣法,將整個公廣集團納入考量。



有記者詢問公公盟是否有推薦的公視總經理人選,媒改社林麗雲老師表示,公公盟期待公

視能找到有媒體經營專業,且有良的溝通協調能力的總經理,不要讓公視總經理變成政治

酬庸的位置。更希望年經世代能對公視有興趣,並且願意投入。另有記者詢問評鑑報告中

皆以「收視率」做為表現的評估標準,但收視率是否能反映公視應有的「公共價值」?張

宏林回應,評鑑報告中提到收視率是種反諷,公視去年以收視率不佳作為下架獨立特派員

節目的理由,但僅以收視率作為指標並不完全正確。記者進一步追問公視曾提過多元評量

指標,包含收視率與收視質,請問公公盟覺得公視目前的評量指標的問題為何?葉大華表

示之前去拜會公共電視時,邵董事長有提到多元評量指標,但她認為指標必須公開讓公眾

知道,並應考慮搭配:觀眾委員會、新聞自律機制、媒體進用計畫等機制,導入做為輔助

多元評量質性指標,提升公視的公共價值。


「公民社會監督公視聯盟」參與團體包括: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

促進聯盟、媒體改造學社、文化元年、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媒體觀察金會、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靖娟文教基金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台灣防暴聯盟、台北市教師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傳播學生鬥陣

與會團體代表:
葉大華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召集人
林麗雲 媒體改造學社常務理事
張宏林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何旻燁 勵馨基金會倡議專員
沈佩瑤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記者
李家驊導演 紀錄片工會
徐子為 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
個人意見:
看到這篇文章才了解為何最近沒看到余佳璋。
還有之前在民視新聞有看到黃亦如。
不知道還有哪些記者出走了?

公視超時工作的問題也不是這次才發現,以前就有了。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5-05-03T14:05
公視新聞部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跟這個公公盟中的不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5-05-05T23:19
少團體一樣,都有坦護特定政治立場的政黨與政治人物的
現象,那些團體有其立場就算了,但做為公視的新聞部,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5-05-06T21:13
一直無法以公正客觀立場評論各個政黨與政治人物,這是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5-05-11T03:38
在沾污公視這塊招牌,那些立場凌駕專業的人早該走人了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5-05-15T04:44
要舉例的話,今晚關於修憲的報導即是,一整個把民進黨
說的是大公無私,國民黨就只會政治算計,還拿親民進黨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5-05-18T11:01
的民間團體來代表全民的意見…難道民進黨就沒有它的政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05-20T22:25
治算計嗎?民進黨沒有為了黨利而枉顧人民應有的憲政權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5-05-22T03:48
力嗎?一句話,無法客觀,就請自己走人,就算公視因此
新聞部無法運作,也好過被人拿來當作政治工具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5-05-24T13:31
國民黨先捐三百億給公視我再考慮持平報導

公視沒有hichannel重播了?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05-01T10:02
公視hichannel重播已經沒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 http://vod.pts.org.tw/videos/ 但不是所有的節目都找得到 還有一些節目之前在hichannel一週內還有重播 但是現在都沒有了 請問有人知道是為什麼嗎? - ...

【獨立特派員】南韓世越號週年 家屬的絕望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5-04-16T14:09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LBr5XKq ] 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獨立特派員】南韓世越號週年 家屬的絕望 時間: Thu Apr 16 14:06:23 2015 【獨立特派員】南韓世越號週年 家屬的絕望與迷惘 ...

公視是否已失去新聞中立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5-04-10T13:16
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94490 謝長廷宜蘭農舍 遭舉發農地未農用 公視新聞部長期以來,都有人偷渡自身政治立場的惡例, 不論是統獨立場或是對特定政黨的支持傾向,例如這一則 新聞,通篇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很委屈,還把蘇嘉全的農 舍講的好像是被政治迫害一 ...

出境事務所和麻醉風暴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15-04-03T21:00
最近因為有這兩部連續劇,再加上誰來晚餐七、十一點的影集,覺得公視慢慢的復甦了, 公視加油(出境是客家台,可能不能算公視的,但畢竟曾經在一起呀)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4/3 主題之夜:要命的基改作物?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5-04-03T19:01
節目官網:http://www.pts.org.tw/Program/Template1B_About.aspx?PNum=351 節目:4/3(五) 晚間 10:00-11:30 主題之夜:要命的基改作物? 預告片:https://youtu.be/e_qwO06zSmU 2012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