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與後 - 公視

Margaret avatar
By Margaret
at 2006-08-06T22:48

Table of Contents

看到版上在談前段班 後段班 能力分班....
手癢回PO

我覺得分班不是問題
問題是在於 為什麼是 前 與 後
當我們接受這樣的稱呼時
是不是就預設了 什麼是好的 什麼是不好的

如今卻是武斷的 先驗的 全知全能的 預設了一條單向的維度
去評判一個人近乎一切的價值
讓被這個評判拋棄的人 失去自信 在朋友之間抬不起頭來 不好意思談論自己的功課
家長一見面 就奉承道 "哇 你的孩子好厲害 考上某某高中 某某大學"
或是 "沒有考上啊...也沒關係啦 你看誰誰誰 不是名校畢業也很有成就啊..."
這些武斷的價值 就這樣在我們的社會裡 在我們的生活經歷裡
套上了幾乎每一個成長中的心靈 並且不斷地複製下去

社會明明需要各行各業 不同的人才
我們卻堅信 唯有考高分的孩子 將來能成為各行各業中的人才
我想 這是有點倒果為因了吧

我常想 這些建中北一(原諒我舉這個例) 能考高分 努力 聰明 的孩子們
如果給他們更大的空間 而不是侷限他們的眼光在一張又一張的試卷裡的話
他們的日後的成就 一定比目前的不得了 更要了不得

如果不是"前與後"的眼光
他們一定會有更大的膽量 去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 測試自己真正的長處
甚至在圖書館裡念更多大師們的經典 比較各家的說法 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即使那不是考試的範圍
但很可惜的 不是

社會沒有明文禁止你讀很多考試不考的書
但是會拐個彎 提醒你在白紙黑字的成績單裡好好反省

前 與 後 簡單卻殘忍的眼光
不但侷限了"前"的範圍 也抹滅了"後"的尊嚴
"後"被差別待遇 不被關心 沒有冷氣吹 沒有疼愛
有氣無力的反抗 不配合 正好掉進了壞學生的形象之中
成績不好的孩子 真的變壞了

縱使這些人日後有所成就
談到學歷 還是支支吾吾 好像矮人一截 為什麼又說不上來
非得再花一筆大錢到學校裡讀一個EMBA 多了一張證明 似乎才能平撫心中莫名的自卑
是他們好笑 還是社會的眼光也有點好笑?

因為普天之下似乎沒有別的標準
這樣的價值 就這麼透過每個人的經歷 沈澱在我們的生命之流裡

曾聽過清交畢業的父母 開車經過台大的校門時
語重心長地對坐在後座的孩子說"你以後要考上台大喔"
他們心裡 即使這麼多年了 似乎還埋著什麼淡淡的哀愁 無法釋懷

一個人 竟然無法肯定自己的幸福感
永遠需要透過了社會的眼光 去看待自己
不是去衡量自己對社會有沒有貢獻
不是去數算今天讓多少人有了笑顏
而是彷彿犯過了什麼罪似的
沒有考好 好像對不起家人的期望
有點像殺了人放了火的從輕量刑版 在社會上 不知道怎麼的 就是抬不起頭

我們細想 考試怎麼會有罪呢? 怎麼可能沒有考試呢?
都對
但是當一個測驗排山倒海的席捲整個社會時
社會就變得病態 失去理性 開始捨本逐末了

行行出狀元 我們是先出了狀元 再把狀元們分到那所謂的行行之中
相當程度的破壞了供需的敏感性
例如 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研究生
但是我們卻沒有什麼理由地認為
研究生就是比大學生"高"一等 (難道是因為中間也有個考試嗎?)
所以一堆人搶著念研究所 念出來既不是做研究 也不一定搞研發(如果會的話)
不是浪費社會資源是什麼?

一堆優秀的人才 醫學院念一念 證書都拿到了 轉行做文學家 做音樂人
如果這段求學的時間他們念的是最適合自己的科系呢?
更不用談許多畢業後驚覺自己應該做別的 卻沒有勇氣 沒有機會轉行的人
不會別的 又已經過了求學的年齡 有家有小孩了 這輩子就只好做這個吧

我們可以笑他們先前沒有好好想
但是好好想 卻也意味著他們會比其他人少個幾分
少個幾分 不只是少幾個選擇的機會 也意味著自己得承擔矮人一截的風險
"你X大? 什麼系? 喔......也不錯啦"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自主 而給你什麼掌聲
心裡想的是 "哼哼 說這麼多 其實是考不上吧..."
你有思考 沒錯
但也沒人會說 "我都沒思考耶 來不及想就填了志願 不像你 真厲害"

深思熟慮不是罪
我們的社會更不可能禁止你多想想
只不過會拐個彎 在放榜那天拍拍你的肩膀 告訴你要好好反省

考試可以防人情關說之弊 這連國外都同意
但是一個萬能的 撲天蓋地而來的大考
卻也帶給我們的社會 在公平之外 意想不到的附帶效應

自由 理性 探索 沈思的空間被壓縮
人的尊嚴被粗略的判定
職業與人才 興趣 能力 之間的配置被扭曲
我們活下來了 我們的爸爸活下來了 我們的爸爸的爸爸活下來了(當然母親也是)
但是 我們的將來可不可以活得更好?更有自信?

--
公視台慶大戲 危險閃光 之名言佳句:

>///< 你要加油喔! (捏)
by 張心如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Una avatar
By Una
at 2006-08-07T19:27
推!!!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6-08-10T03:07
推一個!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06-08-12T05:41
中肯呀!!...推推推!!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6-08-17T04:24
推一個!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06-08-19T21:34
整篇文說理很清楚,就是一個讚~~好文我頂頂!!

後段班, 班後段.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6-08-06T20:31
(恕刪) 我是屬於資優班的班後段 我是私立國中畢業的 我們大概在國二末期的時候 分了一個資優班出來(全校前40名) 而我也在裡面 我們的制度根本就像野生動物世界一樣= = 如果每次段考 甚至是模擬考全校跑出40名以外的 就必須離開這個班級 每一次段考過後 都是我們班上的低潮 那種感覺就像名 ...

電腦老師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06-08-06T20:22
他 是原子小金剛耶!!!!! 好酷唷 - ...

請問一部在公視播過的片子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6-08-06T20:10
好像是今年的某一個星期天...下午的時候吧... 突然轉到公視在播一部法國片...真的不知道名字... 以為是每個星期都會做...結果下星期天再看卻發現不是 = =and#34;.... 劇情是描述一個媽媽他不讓家裡的小孩去學校上課.... 她媽媽覺得16歲以下的孩子可 ...

後段班, 班後段.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6-08-06T18:38
其實能力分班的本來用意是在於老師在面對程度差不多的學生時,  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上課速度還有進度。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大概就像抗爭那天邱宣民說的,  老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都不是人」,於是放牛吃草,  可是為什麼會有後段班?為什麼要把成績不那麼好的編在一班?  其實本來的用意是希望老師們能夠在教 ...

Re: 補習真的是罪過嗎?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6-08-06T17:52
我是個逃過補習班的人,在我高中的時候 就我而言,我不喜歡補習,但我也不認為補習是什麼罪惡的事情 只是補習究竟能學到什麼?在這個階段的學生究竟應該要學什麼? 我認為這個時候的學生應該要學會如何學習,主動學習 但在補習班,講義是補習班編的,重點和技巧是補習班列的 在補習班,除了一再的練習,接受密集的灌輸,你很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