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拍紀錄片 助盲棒募款 - 紀錄片

By David
at 2008-06-22T13:25
at 2008-06-22T13:25
Table of Contents
2008-06-21 中國時報 【葉志雲/台中報導】
「在黑暗中奔跑,雖然跌跌撞撞,但未抵達終點前,他們絕不輕易倒下。」
嶺東科技大學生被盲人棒球隊員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感動,花了1年時間拍攝完成紀錄片
《一百呎的距離》,積極幫助盲棒募款,希望看到台灣盲人棒球隊重新站上世界盲棒賽場
。
擔任製片的張雅瑛說,台灣盲人棒球隊曾在二○○四年起連續三年勇奪盲棒世界盃冠軍,
讓台灣在國際盲棒舞台發光發熱,不料去年卻因經費不足,而無法赴美爭取佳績,
相當可惜。
張雅瑛說,幾位同學為了替盲棒隊員圓夢,靠打工籌了6萬多元,跟著球隊全省跑透透
作紀錄,從聯繫、籌畫、拍攝到完成後製,整整花費一年才大功告成,
並以本壘到一或三壘之間的距離一百呎作為片名。
花1年拍攝《一百呎的距離》
這部紀錄片原是嶺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張雅瑛、曾忻惟、林芝宇、許懷哲、廖英助與
蔣淑慧六位四年級生的畢業專題作品,因題材及內容都感人,剪輯成10分鐘的
《被遺忘的發光體》參加行政院新聞局全民影音創作,獲得紀錄片類銀獎,
6位學生興奮之餘,5萬元獎金全數捐給盲棒,冀望拋磚引玉。
片長50分鐘的《一百呎的距離》,昨天首度在電影院舉行放映會,
台中萬代福城決定加入協助募款行列,提供早場包場放映,每一場只要兩萬元,
一半捐給台灣盲棒。
盼盲棒重新站上世界賽場
張雅瑛說,會紀錄盲棒,緣於擔任導演的曾忻惟自己愛打棒球,發現盲棒的困境後,
決定發揮小眾媒體的力量,為弱勢發聲,但籌拍過程並不順利,盲棒一開始很有戒心,
一再拒絕接受採訪,幾度讓同學們很挫折。
張雅瑛說,為了得到盲棒的信任,她透過MSN與隊員搏感情,努力了3個月,好不容易
贏得信任,拍攝作業才能展開;除了盲棒在板橋大漢橋下的訓練情形外,大家並輪流
跟著盲棒四處出賽作紀錄,箇中過程嘗盡酸甜苦辣,但看到放映後得到熱烈回響,
覺得很有成就感。
擔任守備員的王辰光說,大家都很期待前往美國休士頓參加世界盃盲棒比賽,
但一次出賽包括球員、教練及志工至少要20個人,經費2百多萬元,而政府補助
不過五、六十萬元,其他都得靠小額捐款慢慢累積,今年世界盃七月底在休士頓舉行,
能否成行目前還不得而知。
28歲的王辰光一出生就看不到,開了4次刀,也僅一點點視力。他說,10年前台灣
開始推展盲人棒球投入到現在,雖然打球時要戴上眼罩,以身體去衝撞,
經常被球擊中或摔倒傷痕累累,大家還是樂此不疲;也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
能夠鼓舞更多視障者一起加入盲棒行列。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1.148.161 (06/22 13:25)
「在黑暗中奔跑,雖然跌跌撞撞,但未抵達終點前,他們絕不輕易倒下。」
嶺東科技大學生被盲人棒球隊員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感動,花了1年時間拍攝完成紀錄片
《一百呎的距離》,積極幫助盲棒募款,希望看到台灣盲人棒球隊重新站上世界盲棒賽場
。
擔任製片的張雅瑛說,台灣盲人棒球隊曾在二○○四年起連續三年勇奪盲棒世界盃冠軍,
讓台灣在國際盲棒舞台發光發熱,不料去年卻因經費不足,而無法赴美爭取佳績,
相當可惜。
張雅瑛說,幾位同學為了替盲棒隊員圓夢,靠打工籌了6萬多元,跟著球隊全省跑透透
作紀錄,從聯繫、籌畫、拍攝到完成後製,整整花費一年才大功告成,
並以本壘到一或三壘之間的距離一百呎作為片名。
花1年拍攝《一百呎的距離》
這部紀錄片原是嶺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張雅瑛、曾忻惟、林芝宇、許懷哲、廖英助與
蔣淑慧六位四年級生的畢業專題作品,因題材及內容都感人,剪輯成10分鐘的
《被遺忘的發光體》參加行政院新聞局全民影音創作,獲得紀錄片類銀獎,
6位學生興奮之餘,5萬元獎金全數捐給盲棒,冀望拋磚引玉。
片長50分鐘的《一百呎的距離》,昨天首度在電影院舉行放映會,
台中萬代福城決定加入協助募款行列,提供早場包場放映,每一場只要兩萬元,
一半捐給台灣盲棒。
盼盲棒重新站上世界賽場
張雅瑛說,會紀錄盲棒,緣於擔任導演的曾忻惟自己愛打棒球,發現盲棒的困境後,
決定發揮小眾媒體的力量,為弱勢發聲,但籌拍過程並不順利,盲棒一開始很有戒心,
一再拒絕接受採訪,幾度讓同學們很挫折。
張雅瑛說,為了得到盲棒的信任,她透過MSN與隊員搏感情,努力了3個月,好不容易
贏得信任,拍攝作業才能展開;除了盲棒在板橋大漢橋下的訓練情形外,大家並輪流
跟著盲棒四處出賽作紀錄,箇中過程嘗盡酸甜苦辣,但看到放映後得到熱烈回響,
覺得很有成就感。
擔任守備員的王辰光說,大家都很期待前往美國休士頓參加世界盃盲棒比賽,
但一次出賽包括球員、教練及志工至少要20個人,經費2百多萬元,而政府補助
不過五、六十萬元,其他都得靠小額捐款慢慢累積,今年世界盃七月底在休士頓舉行,
能否成行目前還不得而知。
28歲的王辰光一出生就看不到,開了4次刀,也僅一點點視力。他說,10年前台灣
開始推展盲人棒球投入到現在,雖然打球時要戴上眼罩,以身體去衝撞,
經常被球擊中或摔倒傷痕累累,大家還是樂此不疲;也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
能夠鼓舞更多視障者一起加入盲棒行列。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1.148.161 (06/22 13:25)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紀錄片放映-漂洋過海的家

By Kelly
at 2008-06-20T15:15
at 2008-06-20T15:15
【紀錄片工作者的20:30:40】傳學鬥暑期訪調計畫

By Steve
at 2008-06-20T11:40
at 2008-06-20T11:40
血友病紀錄片發表 病友走過辛酸迎向陽光

By Andy
at 2008-06-20T10:31
at 2008-06-20T10:31
Re: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中國時報員工抗爭紀錄片

By Sandy
at 2008-06-18T21:05
at 2008-06-18T21:05
蔡明亮嘗鮮 拍自己拍片

By Belly
at 2008-06-18T18:56
at 2008-06-18T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