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第三日綜述:華語影人閃耀水城 - 藝術電影

By Dinah
at 2010-09-05T22:21
at 2010-09-05T22:21
Table of Contents
原來標題:威尼斯第三日綜述:華語影人閃耀水城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2.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3.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4.shtml
文/雲貓貓
當地時間9月3日,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三個比賽日。在當日上映的參賽片
有安東尼.科爾迪埃執導的《少數幸運兒》和大導演弗蘭西斯.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
.科波拉執導的《在某處》。前者由於涉及爭議性題材而在威尼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後者如同索菲亞.科波拉所有電影一樣,得到了威尼斯的好評。
當日,華語電影導演,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吳宇森在威尼斯的美麗島拿到了終生
成就獎,曾和他一起參與創作了《英雄本色》的徐克專程趕往威尼斯為好友頒獎。這
是華人第一次在威尼斯獲得終生成就獎。吳宇森獲獎後,電影節專門為他和蘇照彬聯
合指導的武俠巨片《劍雨》進行了首映。
當地時間9月3日,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三個比賽日。在當日上映的參賽片
有安東尼.科爾迪埃執導的《少數幸運兒》和大導演弗蘭西斯.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
.科波拉執導的《在某處》。前者由於涉及爭議性題材而在威尼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後者如同索菲亞.科波拉所有電影一樣,得到了威尼斯的好評。
當日,華語電影導演,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吳宇森在威尼斯的美麗島拿到了終生
成就獎,曾和他一起參與創作了《英雄本色》的徐克專程趕往威尼斯為好友頒獎。這
是華人第一次在威尼斯獲得終生成就獎。吳宇森獲獎後,電影節專門為他和蘇照彬聯
合指導的武俠巨片《劍雨》進行了首映。
《劍雨》:導演蘇照彬
由於此前在很多場合和媒體的報導中,《劍雨》的導演一直是吳宇森,所以很多
人都錯誤地認為這是吳宇森拍攝的一部武俠劇,實際上,這部電影真正的導演是蘇照
彬。整部電影中,只有吳宇森女兒吳飛霞上陣的那一段出自吳宇森的手筆,其餘的部
分都是蘇照彬親力親為。不過,如果沒有吳宇森的投資和幫助,蘇照彬也無法開拍《
劍雨》。
影片講述了一個冷兵器的故事,說的是一個金盆洗手的女殺手在易容之後依舊遭
受江湖追殺的故事。整部影片導演手法正統,影片中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橋段和邵氏武
俠劇的風骨。每一處「群戰戲」都拍得極為到位。和現在很多講究攝影機運動以及高
速剪輯的電影不同,《劍雨》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拍攝手段。而且,蘇照彬可以說是抓
住了一切機會向吳宇森致敬,所以在影片中出現了《變臉》、《喋血街頭》的影子。
影片放映完畢,諸多媒體均表示說這部電影缺少了很多吳宇森的「個人特色」,
但是在很多方面做得可圈可點,而且頗有與眾不同的看頭。
《在某處》:受好評
索菲亞.科波拉是最近幾年在小眾文藝片市場裡最有口碑和號召力的美國導演之
一。她的作品常常具有一個溫婉而準確的視角,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索菲亞.科波
拉既不會太堅硬和諷刺,也不會太妥協和軟弱。一種女性獨有的立場讓她的電影充滿
了韻味和解讀方式。不僅如此,索菲亞.科波拉還常常是一些生活不盡如人意的明星
,她讓這些明星經歷人生的低谷或者是動盪。孤獨、過渡期、不穩定--這些都是她電
影的關鍵詞。
《在某處》的故事聚焦於一個叫做約翰尼的好萊塢浪蕩子身上。他居無定所,每
天都在酒店裡混吃混合,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而他和各種女人的小道新聞一直是小
報和狗仔隊熱衷於炒作的新聞。突然有一天,一個叫他爸爸的11歲小女孩出現在了他
的面前,這是他和自己的一個女人的沒有避孕措施的產物。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他
要承擔起父親的責任,他也要學會著和這個11歲的女孩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約翰
尼不得不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檢討自己的人生。他發現,自己的一生不堪回首。
這樣的劇情,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索菲亞.科波拉的作品《迷失東京》。兩部
電影都探尋了人性和孤獨。同樣,在影片的地域性、主題性和導演手法上,兩部電影
幾乎如出一轍。可以這麼說,索菲亞.科波拉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創作理念,一直用
一種方法在拍電影,而她所拍攝的故事,也都是差不多的--關於孤獨的主題,是人類
永恆的命題。而索菲亞.科波拉也一直在自己的電影裡探尋著這個主題。相比較《迷
失東京》,《在某處》更成熟、更穩重、也更為大氣。難怪他的父親,大導演弗蘭西
斯.科波拉會對這部電影「翹起大拇指」。
影片在威尼斯首映當日便在意大利國內上映,所以意大利便成為了這部電影最早
上映的國家。本片在威尼斯獲得了不少讚譽。《好萊塢報道》稱讚這是一部「傑作」
,而且「更細膩、也更令人動容。每當一些冷幽默和現實的殘酷感相並襲來的時候,
不得不讚歎導演的傑出和高超。」而《綜藝》則評論說:「《在某處》實實在在地彈
撥了我們的心弦,這是更為純粹、更為深情也是更為令人動容的《迷失東京》。」
《少數幸運兒》:爭議話題
法國導演安東尼.科爾迪埃是一張不折不扣的新面孔,《少數幸運兒》是他的第
二部長片。他的處女作《冰冷的陣雨》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個少年之間的「不倫情」
的故事,而在這部參賽片《少數幸運兒》中,安東尼.科爾迪埃更進一步,將這種「
不倫」的情感擴展到了兩個女人和兩個成年男人身上。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兩隊夫妻之間,在機緣巧合和心照不宣下,兩隊夫妻展開了一
場換妻遊戲。但是隨著遊戲進程的漸漸深刻,遊戲中的人們開始瞭解對方的時候,他
們開始進入了道德上的困境--一個人是不是可以同時愛著兩個人,猜疑、嫉妒是不是
能毀壞他們之間「純潔」而又「透明」的肉體關係。當這些社會性的內容進入了他們
的生活之後,原本有的生活規則被打破,和諧的性關係也遭遇瓦解。當這個遊戲已經
失去了控制並會對人產生傷害的時候,換妻的發起者終止了這種「荒唐」的遊戲,兩
隊夫妻的生活似乎重新回歸原有的平靜。
這麼一部挑戰常理和倫理的電影是法國一部分硬核文藝片導演的最愛,在這部電
影中,安東尼.科爾迪埃的表現可謂大膽,所有的鏡頭均是實拍完成。大量的性愛場
面層層遞進,觀眾的底線也在一次一次被向後推動。影片情色的高潮是四個人的一場
群歡戲,隨後影片便進入了道德和倫理的討論階段。似乎換妻在歐洲已經非常流行,
而由換妻而產生的倫理劇目前也屢見不鮮。安東尼.科爾迪埃是一個喜歡即興發揮的
人,所以很多場面是現場安排的,而且片中的那些性愛場面幾乎都是一氣呵成拍攝的
。按照安東尼.科爾迪埃的說法,頻頻的叫停,這麼能拍攝得出完美的性愛場面呢?
雖然影片有驚世駭俗的題材和鏡頭,也在威尼斯引起了一些爭論,但是並沒有在
媒體那裡得到什麼好的票評價。可能這樣的故事早歐洲人那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了,或者安東尼.科爾迪埃真的沒有什麼「新料」。《綜藝》評論這部影片是一部簡
單的、做作的影片,改評論稱:「《少數幸運兒》的確是在探討愛情身體、慾望、忠
誠等等話題,但是安東尼.科爾迪埃並沒有能在影片中提供什麼新的視角,也沒能為
該種主題的電影帶來什麼新的血液,一切都了無新意,一切都是老調重彈。」
原來標題:吳宇森日:也許是馬克‧穆勒給華語電影的最後禮物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02.shtml
(第五鐵峰)作為導演,吳宇森在華語世界早已是公認的大師,在好萊塢多年的打拼
,他將暴力美學遠播到世界各地,他是迄今為止在好萊塢取得最大成就的華人導演之
一。然而對於歐洲電影節,吳宇森卻算不得上是這裡的寵兒,相較於張藝謀、李安甚
至是賈樟柯這些拿獎常客來說,吳宇森在這裡的成績單幾乎乏善可陳,甚至和香港導
演杜琪峰參加歐洲電影節的次數相比,吳宇森也望塵莫及。歐洲電影節對於吳宇森來
說,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如果將參加電影節看做是導演之間的一場比賽的話,那麼吳
宇森將在今年創造一個華人導演界的單項冠軍,第一位獲頒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
獅獎的華人導演。
威尼斯電影節一向被稱為中國電影的福地 ,就在最近的20多年裡,已經有5位華人導
演在水城7次捧起了競賽單元金獅獎,其中張藝謀和李安兩人就包攬了4座金獅獎盃。
更有非常多的華人導演的作品不斷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頒發終身
成就獎給華人導演,這在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且這個人選不是李安、
張藝謀這樣威尼斯電影節寵兒,卻著實讓人有些意外,也許只能從威尼斯官方對吳宇
森藝術成就的評價看出一些端倪,「他是當代電影語言的創新者,最近的十年中,不
論是在亞洲還是在好萊塢,吳宇森的作品為動作電影的表演和剪輯帶來了革命性的觀
念,同樣在視覺上,也極具風格化。」馬克.穆勒評價吳宇森電影是黑幫片和戰爭片
的傑作,吳宇森的暴力美學極具原創的詩意和浪漫主義情懷,他一直堅持的個人化和
作品的戲劇張力,近似超現實主義的幻想。
按照威尼斯的傳統,電影人獲頒終身成就獎的當日將以獲獎人名字命名,所以9月3日
成為了威尼斯電影節的「吳宇森日」,除了在當晚領取大獎之外,他還將享受到如下
榮耀。由他擔任總監製的《劍雨》將在威尼斯舉行盛大的全球首映、他早期代表作《
喋血雙雄》將在電影節期間展映、由韓國導演宋海成根據吳宇森的影片《英雄本色》
翻拍而成的《無敵者》同時在電影節期間展映。當一位偉大的電影人到了像他這個年
紀的時候,正式進入到各種「終身成就獎」的候選名單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
也不是吳宇森收穫的第一個終身成就獎了,去年他就在上海電影節上拿到了同樣的獎
項(上海電影節華語影人傑出貢獻獎),然而對於一生征戰華語影壇和好萊塢,卻在
一片從未耕耘過的土地上收穫了這個大獎,又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華語影人的第一,
這對已經開始逐漸減少拍片量的吳宇森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驚喜和一份退休前的大禮。
如果說這份大禮是威尼斯送給吳宇森的,倒不如說是馬克.穆勒向華語電影又一次,
也許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致敬。所有人都知道曾經在中國留學的馬克.穆勒是個說著
一口流利中文的中國通,這個曾經擔任過鹿特丹電影節主席和洛迦諾電影節主席的意
大利人,從2004年第一次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席後,就一直毫不掩飾對於華語電影的
偏愛,就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華人導演上演了連續三年摘得金獅獎的帽子戲法。2007
年,馬克.穆勒表示希望來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可以為中國導演謝晉頒發終身成就
獎,這一消息曾經被中國媒體廣為報導,時值穆勒本人即將在當年卸任威尼斯電影節
主席。2008年,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巴羅.巴拉塔再次任命馬克.穆勒擔任電影節主席
一職,穆勒開始了他的第二任期,然而當年的終身成就獎頒給了意大利本土導演艾瑪
諾.奧米,一個月後謝晉在上海去世,威尼斯電影節首位華人終身成就獎最終於謝晉
擦身而過。
在馬克.穆勒的第二個任期當中,華語電影並沒有繼續著擒獅的神話,但每年大量華
語電影入圍電影節各個單元,依然可以看出穆勒對於華語電影的偏袒,就在今年早些
時候,他還盛情邀請張藝謀和姜文能帶著他們的新片光臨威尼斯,但出於種種原因兩
人都婉拒了邀約。即將於2011年結束第二個主席任期,馬克.穆勒再度連任的可能性
很小,因此,這一個「終身成就獎」很有可能是馬克.穆勒送給華語電影的最後一個
大禮。
原來標題:吳宇森威尼斯獲獎後受訪 稱自己老土不會去玩3D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7.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4日下午 ,拿到「終身成就獎」的吳宇森接受部分華語媒體專訪,感
慨自己的人生翻開了新的篇章,並透露接下來有《飛虎隊》、翻拍《喋血雙雄》、改
編《劇院魅影》等多個工作計劃。
問:馬可.穆勒說讓你拿獎還得給你做「思想工作」。
答:馬可.穆勒主席告訴了我這個消息,我想他是在開玩笑吧。但最後,我站在了這
裡。非常感謝馬可.穆勒,我的人生又開啟了新的一章。
問:這些天,國外媒體很好奇你為何從好萊塢回歸中國拍戲。
答:這些年在好萊塢,雖然他們對我很好,也給我尊重,但我還是覺得他們不懂我們
中國的文化和精神。工作上,在中國拍片,導演就是一切,我沒必要服從任何人
,不用不停開會。我只要走進工作室說,我想做一部名字叫「赤壁」或者「劍雨
」的電影,甚至連劇本大綱都不需要,他們會說:好的,我們去辦。
問:接下來有哪些拍片計劃?
答:我不會歇息,我沒有其他嗜好和慾望,我就喜歡工作、工作再工作。以後,做中
國題材會多些,但也不放棄好萊塢拍片。也不限是歷史題材,還是現代題材,只
要是好題材。馬上要開始的是《飛虎隊》,中美合作;還會監製重拍《喋血雙雄
》,讓韓國導演來導,演員和鄭雨盛合作;做一部音樂劇是我的畢生夢想,還會
改編一部經典法國電影《劇院魅影》。
問:你還說過自己會再拍一部武俠片。
答:是的,《劍雨》是蘇照彬的。畢竟我被貼上了動作導演的標籤,找機會轉型不是
件容易事。但我想拍一部能讓人思考的武俠片,告訴大家動作只是中國電影很小
的一部分。
問:會嘗試3D電影嗎?
答:叫我老土吧。但我始終覺得,電影就是那塊二維的銀幕,電影是藝術。3D很炫,
但它太像視頻遊戲了。當然,這僅僅是我的感覺。就我而言,我更願意堅持做傳
統電影。
原來標題:3D恐怖電影《童眼》 獲威尼斯邀請參與影節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62.shtml
3D電影已成為電影的新主流,以拍攝《見鬼》系列而大受觀眾歡迎的彭氏兄弟開拍香
港第一出以立體攝影機拍攝及後期製作的3D鬼片《童眼》,將鬼片的恐怖程度升級,
觀眾不單能肉眼見鬼,還可以與鬼魂正面交鋒,實行「另類接觸!而《童眼》於香港
十月十四日上映,可是其風潮先席捲威尼斯,獲邀參與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部份,而
導演彭順率領《童眼》女主角楊丞琳及江若琳,於九月二日晚前赴威尼斯,出席《童
眼》於九月四日的《童眼》3D版全球首映禮。
《童眼》此次找了「雙琳」楊丞琳及江若琳擔當女主角,兩人第一次合作拍攝《童眼
》時便成了愛情、友情、工作無所不談的好友,楊丞琳更在泰國拍攝電影期間,由於
江若琳房間雜物太多,竟然忍不住幫她收拾房間,而江若琳為楊丞琳第一次煮東西吃
。此次參加影展,「雙琳」除相約一起前赴威尼斯參與全球首映及作外國影展觀摩外
,更打算好好敘舊一番。
楊丞琳談起第一次看到江若琳時說:「阿ling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女生,非常有禮貌及
文靜,可是大概開工不到兩三天,她本身真性情便出來啦!非常的活潑,像個男孩子
的女生,我覺得我們兩人個性很像,是不會想太多,不會扭扭捏捏的女孩子,雖然她
在香港,我在台灣,也維持聯絡,我蠻珍惜跟她的緣份。」而江若琳則表示沒想到能
與楊丞琳合作:「她來我房間就忍不住幫我疊衣服、收拾東西,是十分賢淑的女孩子
,我也禮尚往來煮飯給她吃。她興致勃勃來到我房間,以為有什麼好東西吃,其實我
只是將所有蔬菜放入鍋中作火鍋而已,可是當晚我們談得很開心。還記得當我們拍完
此電影,我們互相擁抱不停地哭,捨不得大家,幸好有威尼斯影展,又可以一起見面
了。」
3D電影已成為電影的新主流,以拍攝《見鬼》系列而大受觀眾歡迎的彭氏兄弟開拍香
港第一部以立體攝影機拍攝及後期製作的3D鬼片《童眼》,將鬼片的恐怖程度升級,
觀眾不單能肉眼見鬼,還可以與鬼魂正面交鋒,實行「另類接觸」!
3D影片《童眼》由寰宇娛樂及嘉禾娛樂聯合出品,由彭氏兄弟(彭順及彭發)執導,並
由楊丞琳、江若琳、何浚尉Rex、徐正曦、林司敏Ciwi主演 ,另邀得余文樂、林家楝
、谷祖琳友情演出。為求製造完美的3D效果,寰宇娛樂主席林小明要求從拍攝至後期
製作皆採用立體電影同樣的機器,務求3D電影清晰,讓觀眾能置身鬼域之中,將鬼片
的恐怖指數推向更高峰。
原來標題:《童眼》威尼斯全球首映 江若琳紅裙高貴大氣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95.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5日凌晨,由著名「鬼片導演」彭氏兄弟執導、華語影壇首部3D恐
怖片《童眼》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導演之一彭順攜兩位主演江若琳、楊
丞琳一起現身紅毯為影片造勢,以一襲飄逸紅裙亮相的江若琳尤其顯得高貴大氣。
《童眼》講述了一行六個好友在泰國旅遊散心期間,因為當地暴亂滯留在一家破舊的
酒店,不幸陷入恐怖事件惹來殺身之禍。在當天的全球首映禮上,江若琳、楊丞琳帶
上紅色3D眼鏡十分搶鏡,兩人有幸在海外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自己主演的新片,興奮之
情溢於言表;而導演彭順面對媒體採訪時則坦言用3D拍攝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整個
拍攝過程中他和彭發不斷嘗試,學習到了很多:「我最後看到成品的時候仍然覺得有
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對香港電影來說已經是一種進步。希望外國朋友和海內外
媒體能夠喜歡我們的電影。」
以影壇新人姿態亮相國際影壇的江若琳,非常珍惜這次的威尼斯之行。一方面,江若
琳嘗試多款造型,大秀傲人身材和曼妙曲線,一舉一動頗具國際范兒,吸引媒體高度
關注;另一方面,江若琳作為新人能夠參加這麼盛大的國際電影節,和同行、前輩一
起參與其中,自己非常榮幸,並且一定會更加努力,有更多的電影作品亮相國際銀幕。
原來標題:威尼斯影節江若琳大秀美腿 桃紅身影躍國際銀幕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6.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6_2.shtml
由江若琳主演的香港第一部3D恐怖電影《童眼》於9月4日正式亮相第67屆威尼斯電影
節。江若琳身穿一身桃紅色的短裙大秀美腿,甜美可人的氣質謀殺現場記者無數菲林。
在《童眼》媒體放映場結束後,江若琳和導演彭發、主演楊丞琳一同接受海內外媒體
的採訪。在談到出演3D影片和2D影片的區別時,江若琳表示:「在文戲的表演方面都
是一樣的,但是製作的時候要考慮3D的視覺效果,所以每一個鏡頭準備的時間要更長
一些,我們等待的時間就要更長一點,鏡頭的測量要很仔細,我們不能走錯位,但演
戲都是一樣的,只是等待的時間要更長一點。」
在片中江若琳飾演的角色阿Ling重情重義,為了搭救朋友不惜被鬼上身,此段出色的
表演獲得現場記者眾口一詞的讚譽,這對於第一次登上國際影壇的江若琳而言,無疑
是最大的獎勵。江若琳表示非常感謝媒體的認可,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和其他演員幫了
自己很多,她作為影壇的新人一定要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童眼》將於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5日的零點舉行隆重的首映禮,首次出席國際影展的
江若琳喜獲贊助首飾及設計師何國鉦量身定做晚裝,力爭在國際影壇上綻放東方麗人
的魅力。
原來標題:《在某處》熱諷好萊塢 科波拉獲大腕父親肯定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9.shtml
(Man)《在某處》(Somewhere)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這一次,索菲亞.
科波拉通過她的最新作品向觀眾們展示了兩個她最熟知的世界——酒店,和好萊塢!
影片講述一個電影明星(斯蒂芬.多爾夫飾)透過他11歲的女兒(艾麗.范寧飾)的
雙眼,重新審視自己空洞糜爛的生活。
正如《迷失東京》這部於2003年在水城威尼斯首映的經典作品一樣,《在某處》基本
都在酒店內取景,其中絕大部分時間呆在洛杉磯聚集眾多名流的夏特蒙特酒店,而這
也是導演科波拉和她的娛樂圈大腕兒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起待過的地
方之一。「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酒店度過的,那時跟著父親到處拍外
景。我喜歡住酒店的感覺,那就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世界,」科波拉告訴記者。「那
裡其實也是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許多我感興趣的特質都存在於某些過渡時期,一切
都非常短暫,這似乎就應該發生在有著同樣氣場的酒店。」
多爾夫飾演的男主角約翰尼.馬可正是處於這種轉變當中——沉溺於演員身份給他帶
來的聲色犬馬的生活,儘管他似乎還未察覺到這一點。他剛拍完一部電影,正準備再
次進入那糜爛而空洞的「快樂生活」。「我發現其中有一點十分現實,那就是演員在
拍完一部戲後會出現一個空白檔期,」多爾夫表示,「對於演員來說,我們聚在一起
工作三個月,影片就拍完了。在那之後,我也無需過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所以在
接到下一部戲之前,有時確實有一種不知要幹嘛的感覺。」
科波拉表示,她想要向世人描繪「如今的洛杉磯」,而關於拍攝《在某處》這部影片
的想法,在她於法國完成上一部作品《絕代艷後》時,變得越發強烈。那時的她與洛
杉磯相隔甚遠,對娛樂時事的瞭解也僅限於前來拜訪的友人所帶來的八卦小報。39歲
的科波拉以新奇而又時常帶著些扭曲的方式來展示好萊塢名人對名聲的過度炫耀。
科波拉表示,她一直想要寫一個從男性角度出發的故事,寫一些關於一個男人情感世
界裡的東西,因為這對她而言是件非常不同的事。而她在影片中對明星待遇所表現出
的驚為天人的冷嘲熱諷,恐怕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好萊塢之子才能做到。
影片中,在約翰尼床邊大玩鋼管舞的雙胞胎,與所有性感打扮的拉拉隊隊長一起表演
,不僅僵硬,彼此間還很難同步,搞得馬可連一點興致都提不起來。而馬可,事實上
並未能察覺自己對成名效應的不滿,直到他的女兒克洛伊「從天而降」。
一次赴米蘭宣傳新片的時候,馬可被授予了一個電視獎,獎盃是一隻笑得很詭異的金
色貓雕像 ,取名「電視貓」(Telegatto),相當於意大利的艾美獎。在僅僅五個字
的意大利語獲獎感言之後,馬可隨即被一群穿得金燦燦的歌舞女郎團團圍住轉圈圈,
此時他的女兒克洛伊就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位置看著這一切。
科波拉表示這場戲並沒有要嘲諷意大利電視圈的意思。「我只想通過它來對比約翰尼
.馬可的娛樂圈世界以及他的小女兒的世界。關於Telegatto ,對我而言它放之全球
而相同。我們都有這樣的文化,在美國,在意大利,甚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這種
娛樂性商業,獎盃總能與浮華掛上鉤。」
那麼,她的父親,這位終極娛樂圈權威人士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呢?「他告訴我他
愛這部電影,並且認為只有我能拍得出來。我們都應該只拍那些只有我們自己能拍的
電影。」科波拉表示。
原來標題:張曼玉玩文藝扮女神媽祖 是否復出尚無定論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43.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3日晚間七點,闊別銀幕多時的張曼玉帶著兩部出演的短片回到聚
光燈前,在於趙濤合演的短片《更好的生活》中,張曼玉更是以白衣飄飄的、毫無台
詞的女神媽祖一角出鏡。但在被問到是否會以此角復出銀幕,這位曾經的「銀幕女神
」態度很含糊,只是說一切都有可能,如果有好的機會,她還是會繼續演戲,反之則
不然。
《更好的生活》入圍了本次影節的「地平線」單元,該片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實驗性質
的藝術電影,片長只有55分鐘,主要講述中國在發展中各個時代的移民失去根基,片
中有幾個不同角色用不同語言念《萬層浪》,來表達這些人在追尋中無法回頭。電影
中張曼玉有背影飛來飛去的鏡頭和正面特寫,結尾處,導演將扮演背影的替身和綠幕
鏡頭一併揭示給觀眾,意欲展示神仙從幻想走到現實,張曼玉在電影中一直呈現憂傷
茫然,似乎在尋找什麼。
昔日「銀幕女神」重回銀幕扮「女神媽祖」
在談到如何選中張曼玉來扮演媽祖時,英國導演艾薩克.朱利安首先解釋了自己在這
部悲劇紀實片中引入媽祖的想法,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很有地域性特色的悲劇事件中,
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標誌性形象來將這個事件提高到某種精神層面上,為此他做了不
少功課,最終選定了這位女神。而艾薩克表示張曼玉可謂「銀幕女神」,氣質很接近
他心目中的媽祖。
而對張曼玉來說,和艾薩克的合作純粹是出於兩人有的一個共同的朋友,這位朋友很
早以前就開始不停和張曼玉介紹艾薩克的情況,所以張曼玉感覺自己很早就認識他。
終於兩人在倫敦見了面,已經息影一段時間的張曼玉也正在等待一個機會來重溫自己
的事業,在讀了這個劇本後也被其中的這個故事所震撼,所以兩人也算一拍即合。
是否復出尚無定論 一切皆有可能
在簡短的發佈會臨近尾聲的時候,張曼玉表示自己對是否復出尚無定論,如果有很好
的機會她就會繼續拍戲,如果沒有就會保持這種半息影的狀態,用她自己的話說:「
什麼事都有可能」。
原來標題:張曼玉沒人揪 無緣會嘉玲
新聞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5/today-show8.htm
(鄒念祖)張曼玉為了艾薩克朱利安執導的「更好的生活」來到威尼斯 ,3日下午她
對香港記者表示想看劉嘉玲演出的「通天神探狄仁傑」。4日中午台灣媒體採訪她 ,
才發現她不知道「狄仁傑」是威尼斯競賽片,昨天見到徐克時,也沒人邀她來看,加
上她5日就走,趕不及參加首映。不過她還是祝福劉嘉玲能在威尼斯得影后。
今年不參加金馬
去年張曼玉在金馬獎頒獎典禮說:「下次要與劉嘉玲、梁朝偉一起頒獎,還要抱著梁
朝偉的大腿。」她表示今年應該不會參加金馬獎,因為「每年都參加就不好玩了,而
且金馬獎也沒來邀我」。
飾演媽祖沒拜神
「地平線」單元的「更好的生活」是55分鐘的實驗短片,張曼玉飾演媽祖,沒有一句
台詞,從英國一路飛到中國南方,還飛回15世紀,一臉慈悲與憂心,看顧為了尋求更
好生活而偷渡的非法移民。
本報記者問她是否得到媽祖的祝福飾演這個角色?她驚訝的說:「喔!要問嗎?是有
宗教上的禁忌還是迷信嗎?」她似乎不放心,還再問了一次:「要先問才能演嗎?」
導演艾薩克表示,張曼玉是電影中的女神,由她飾演媽祖替這角色多一層涵義。近年
鮮少接片的張曼玉則表示她不想再演重複角色,這次只花一天拍攝短片,可以比較快
速進入且離開角色,加上她朋友一直告訴她這導演很棒,促使她接演此片。
原來標題:張曼玉演媽祖現身威尼斯 與劉嘉玲擦身而過
新聞來源:
http://news.cts.com.tw//nownews/entertain/201009/201009050555911.html
威尼斯影展眾星雲集,許久未公開露面的影后張曼玉也為新片《更好的日子》來宣傳
,馬上引起媒體騷動。不過她的往日緋聞對象梁朝偉的太座劉嘉玲也會為《通天神探
狄仁傑》出席影展,屆時「情敵」是否會狹路相逢?張曼玉笑說沒人邀請她去看《狄
仁傑》,裝傻矇混過關。
張曼玉去年在金馬獎上說要坐梁朝偉大腿,甚至還說願意和梁朝偉、劉嘉玲一同出席
頒獎典禮。劉嘉玲和張曼玉待在威尼斯的時間雖然重疊,但是因為行程安排的關係,
兩人很難見面。
張曼玉在《更好的日子》中飾演媽祖一角,完全沒有台詞,只要神情憂傷地飄來飄去
。她認為用肢體語言表演很舒服,「沒有台詞其實能做的事情更多,肢體語言比語言
的表現力強得多!」
《更好》一片是講述中國移民流離失所的電影,黑人導演兼裝置藝術家艾薩克‧朱利
安認為,媽祖是中國人一種精神寄託,在他心目中,張曼玉就是永遠的「銀幕女神」
。張曼玉說,兩人是經由一個共同朋友認識的,艾薩克和她在倫敦碰面時,把拍攝好
的片段拿給她看,馬上令她感到震撼,於是決定演出。
對於演出媽祖這樣的神明角色,記者問張曼玉是否有先去拜拜,她先是「喔」了一張
表示驚訝,然後連問了兩次:「我應該去嗎?」顯得相當緊張。已經息影半年的張曼
玉最近行蹤成謎,不少媒體也對她近來的動向相當關切,她表示,未來一年都沒有拍
片計畫,但又語帶保留的說:「未來的事,誰知道呢!」她這次也將特別趕場,為導
演吳宇森終獲終身成就獎祝賀。
原來標題:張曼玉裝傻水都巧避劉嘉玲
新聞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1x112010090500027,00.html
(李雨勳)張曼玉為短片《更好的生活》在威尼斯影展亮相,好友徐克執導的競賽片
《通天神探狄仁傑》5日首映,參與演出的劉嘉玲也將與會,當年兩女與梁朝偉傳三
角關係,她先跟港媒說會去看電影,但跟台灣媒體又說:「我5日一早就走,沒人邀
請我啊!」原來她是說會去看《狄仁傑》,但不知該片會來參賽,免去「情敵」強碰。
去年,她在金馬獎笑說要坐梁朝偉大腿,有機會願跟他及劉嘉玲一起頒獎,問她今年
會來金馬獎嗎?她笑說沒人邀,且每年都參加就不好玩了。對是否看好劉嘉玲拿獎?
她說還沒看過片子,但希望她拿獎。昨劉嘉玲抵達,兩人在威尼斯的時間雖重疊,但
按照行程應很難碰得到。
她在《更好的生活》中演媽祖,問她拍前有無拜媽祖,她先愣住「喔」了一聲,反問
這是一種迷信嗎?接著連說兩次:「我應該嗎?」該片描寫大陸移民至英國,中途卻
發生船難,媽祖指引罹難者回家的故事。50分鐘短片裡她鏡頭不多,導演讓她飛翔天
際,聚焦臉部特寫,表現悲天憫人情懷,完全沒台詞,但演來卻格外投入。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9/05 22:33)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2.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3.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25_4.shtml
文/雲貓貓
當地時間9月3日,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三個比賽日。在當日上映的參賽片
有安東尼.科爾迪埃執導的《少數幸運兒》和大導演弗蘭西斯.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
.科波拉執導的《在某處》。前者由於涉及爭議性題材而在威尼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後者如同索菲亞.科波拉所有電影一樣,得到了威尼斯的好評。
當日,華語電影導演,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吳宇森在威尼斯的美麗島拿到了終生
成就獎,曾和他一起參與創作了《英雄本色》的徐克專程趕往威尼斯為好友頒獎。這
是華人第一次在威尼斯獲得終生成就獎。吳宇森獲獎後,電影節專門為他和蘇照彬聯
合指導的武俠巨片《劍雨》進行了首映。
當地時間9月3日,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三個比賽日。在當日上映的參賽片
有安東尼.科爾迪埃執導的《少數幸運兒》和大導演弗蘭西斯.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
.科波拉執導的《在某處》。前者由於涉及爭議性題材而在威尼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後者如同索菲亞.科波拉所有電影一樣,得到了威尼斯的好評。
當日,華語電影導演,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吳宇森在威尼斯的美麗島拿到了終生
成就獎,曾和他一起參與創作了《英雄本色》的徐克專程趕往威尼斯為好友頒獎。這
是華人第一次在威尼斯獲得終生成就獎。吳宇森獲獎後,電影節專門為他和蘇照彬聯
合指導的武俠巨片《劍雨》進行了首映。
《劍雨》:導演蘇照彬
由於此前在很多場合和媒體的報導中,《劍雨》的導演一直是吳宇森,所以很多
人都錯誤地認為這是吳宇森拍攝的一部武俠劇,實際上,這部電影真正的導演是蘇照
彬。整部電影中,只有吳宇森女兒吳飛霞上陣的那一段出自吳宇森的手筆,其餘的部
分都是蘇照彬親力親為。不過,如果沒有吳宇森的投資和幫助,蘇照彬也無法開拍《
劍雨》。
影片講述了一個冷兵器的故事,說的是一個金盆洗手的女殺手在易容之後依舊遭
受江湖追殺的故事。整部影片導演手法正統,影片中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橋段和邵氏武
俠劇的風骨。每一處「群戰戲」都拍得極為到位。和現在很多講究攝影機運動以及高
速剪輯的電影不同,《劍雨》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拍攝手段。而且,蘇照彬可以說是抓
住了一切機會向吳宇森致敬,所以在影片中出現了《變臉》、《喋血街頭》的影子。
影片放映完畢,諸多媒體均表示說這部電影缺少了很多吳宇森的「個人特色」,
但是在很多方面做得可圈可點,而且頗有與眾不同的看頭。
《在某處》:受好評
索菲亞.科波拉是最近幾年在小眾文藝片市場裡最有口碑和號召力的美國導演之
一。她的作品常常具有一個溫婉而準確的視角,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索菲亞.科波
拉既不會太堅硬和諷刺,也不會太妥協和軟弱。一種女性獨有的立場讓她的電影充滿
了韻味和解讀方式。不僅如此,索菲亞.科波拉還常常是一些生活不盡如人意的明星
,她讓這些明星經歷人生的低谷或者是動盪。孤獨、過渡期、不穩定--這些都是她電
影的關鍵詞。
《在某處》的故事聚焦於一個叫做約翰尼的好萊塢浪蕩子身上。他居無定所,每
天都在酒店裡混吃混合,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而他和各種女人的小道新聞一直是小
報和狗仔隊熱衷於炒作的新聞。突然有一天,一個叫他爸爸的11歲小女孩出現在了他
的面前,這是他和自己的一個女人的沒有避孕措施的產物。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他
要承擔起父親的責任,他也要學會著和這個11歲的女孩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約翰
尼不得不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檢討自己的人生。他發現,自己的一生不堪回首。
這樣的劇情,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索菲亞.科波拉的作品《迷失東京》。兩部
電影都探尋了人性和孤獨。同樣,在影片的地域性、主題性和導演手法上,兩部電影
幾乎如出一轍。可以這麼說,索菲亞.科波拉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創作理念,一直用
一種方法在拍電影,而她所拍攝的故事,也都是差不多的--關於孤獨的主題,是人類
永恆的命題。而索菲亞.科波拉也一直在自己的電影裡探尋著這個主題。相比較《迷
失東京》,《在某處》更成熟、更穩重、也更為大氣。難怪他的父親,大導演弗蘭西
斯.科波拉會對這部電影「翹起大拇指」。
影片在威尼斯首映當日便在意大利國內上映,所以意大利便成為了這部電影最早
上映的國家。本片在威尼斯獲得了不少讚譽。《好萊塢報道》稱讚這是一部「傑作」
,而且「更細膩、也更令人動容。每當一些冷幽默和現實的殘酷感相並襲來的時候,
不得不讚歎導演的傑出和高超。」而《綜藝》則評論說:「《在某處》實實在在地彈
撥了我們的心弦,這是更為純粹、更為深情也是更為令人動容的《迷失東京》。」
《少數幸運兒》:爭議話題
法國導演安東尼.科爾迪埃是一張不折不扣的新面孔,《少數幸運兒》是他的第
二部長片。他的處女作《冰冷的陣雨》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個少年之間的「不倫情」
的故事,而在這部參賽片《少數幸運兒》中,安東尼.科爾迪埃更進一步,將這種「
不倫」的情感擴展到了兩個女人和兩個成年男人身上。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兩隊夫妻之間,在機緣巧合和心照不宣下,兩隊夫妻展開了一
場換妻遊戲。但是隨著遊戲進程的漸漸深刻,遊戲中的人們開始瞭解對方的時候,他
們開始進入了道德上的困境--一個人是不是可以同時愛著兩個人,猜疑、嫉妒是不是
能毀壞他們之間「純潔」而又「透明」的肉體關係。當這些社會性的內容進入了他們
的生活之後,原本有的生活規則被打破,和諧的性關係也遭遇瓦解。當這個遊戲已經
失去了控制並會對人產生傷害的時候,換妻的發起者終止了這種「荒唐」的遊戲,兩
隊夫妻的生活似乎重新回歸原有的平靜。
這麼一部挑戰常理和倫理的電影是法國一部分硬核文藝片導演的最愛,在這部電
影中,安東尼.科爾迪埃的表現可謂大膽,所有的鏡頭均是實拍完成。大量的性愛場
面層層遞進,觀眾的底線也在一次一次被向後推動。影片情色的高潮是四個人的一場
群歡戲,隨後影片便進入了道德和倫理的討論階段。似乎換妻在歐洲已經非常流行,
而由換妻而產生的倫理劇目前也屢見不鮮。安東尼.科爾迪埃是一個喜歡即興發揮的
人,所以很多場面是現場安排的,而且片中的那些性愛場面幾乎都是一氣呵成拍攝的
。按照安東尼.科爾迪埃的說法,頻頻的叫停,這麼能拍攝得出完美的性愛場面呢?
雖然影片有驚世駭俗的題材和鏡頭,也在威尼斯引起了一些爭論,但是並沒有在
媒體那裡得到什麼好的票評價。可能這樣的故事早歐洲人那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了,或者安東尼.科爾迪埃真的沒有什麼「新料」。《綜藝》評論這部影片是一部簡
單的、做作的影片,改評論稱:「《少數幸運兒》的確是在探討愛情身體、慾望、忠
誠等等話題,但是安東尼.科爾迪埃並沒有能在影片中提供什麼新的視角,也沒能為
該種主題的電影帶來什麼新的血液,一切都了無新意,一切都是老調重彈。」
原來標題:吳宇森日:也許是馬克‧穆勒給華語電影的最後禮物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02.shtml
(第五鐵峰)作為導演,吳宇森在華語世界早已是公認的大師,在好萊塢多年的打拼
,他將暴力美學遠播到世界各地,他是迄今為止在好萊塢取得最大成就的華人導演之
一。然而對於歐洲電影節,吳宇森卻算不得上是這裡的寵兒,相較於張藝謀、李安甚
至是賈樟柯這些拿獎常客來說,吳宇森在這裡的成績單幾乎乏善可陳,甚至和香港導
演杜琪峰參加歐洲電影節的次數相比,吳宇森也望塵莫及。歐洲電影節對於吳宇森來
說,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如果將參加電影節看做是導演之間的一場比賽的話,那麼吳
宇森將在今年創造一個華人導演界的單項冠軍,第一位獲頒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
獅獎的華人導演。
威尼斯電影節一向被稱為中國電影的福地 ,就在最近的20多年裡,已經有5位華人導
演在水城7次捧起了競賽單元金獅獎,其中張藝謀和李安兩人就包攬了4座金獅獎盃。
更有非常多的華人導演的作品不斷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頒發終身
成就獎給華人導演,這在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且這個人選不是李安、
張藝謀這樣威尼斯電影節寵兒,卻著實讓人有些意外,也許只能從威尼斯官方對吳宇
森藝術成就的評價看出一些端倪,「他是當代電影語言的創新者,最近的十年中,不
論是在亞洲還是在好萊塢,吳宇森的作品為動作電影的表演和剪輯帶來了革命性的觀
念,同樣在視覺上,也極具風格化。」馬克.穆勒評價吳宇森電影是黑幫片和戰爭片
的傑作,吳宇森的暴力美學極具原創的詩意和浪漫主義情懷,他一直堅持的個人化和
作品的戲劇張力,近似超現實主義的幻想。
按照威尼斯的傳統,電影人獲頒終身成就獎的當日將以獲獎人名字命名,所以9月3日
成為了威尼斯電影節的「吳宇森日」,除了在當晚領取大獎之外,他還將享受到如下
榮耀。由他擔任總監製的《劍雨》將在威尼斯舉行盛大的全球首映、他早期代表作《
喋血雙雄》將在電影節期間展映、由韓國導演宋海成根據吳宇森的影片《英雄本色》
翻拍而成的《無敵者》同時在電影節期間展映。當一位偉大的電影人到了像他這個年
紀的時候,正式進入到各種「終身成就獎」的候選名單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
也不是吳宇森收穫的第一個終身成就獎了,去年他就在上海電影節上拿到了同樣的獎
項(上海電影節華語影人傑出貢獻獎),然而對於一生征戰華語影壇和好萊塢,卻在
一片從未耕耘過的土地上收穫了這個大獎,又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華語影人的第一,
這對已經開始逐漸減少拍片量的吳宇森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驚喜和一份退休前的大禮。
如果說這份大禮是威尼斯送給吳宇森的,倒不如說是馬克.穆勒向華語電影又一次,
也許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致敬。所有人都知道曾經在中國留學的馬克.穆勒是個說著
一口流利中文的中國通,這個曾經擔任過鹿特丹電影節主席和洛迦諾電影節主席的意
大利人,從2004年第一次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席後,就一直毫不掩飾對於華語電影的
偏愛,就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華人導演上演了連續三年摘得金獅獎的帽子戲法。2007
年,馬克.穆勒表示希望來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可以為中國導演謝晉頒發終身成就
獎,這一消息曾經被中國媒體廣為報導,時值穆勒本人即將在當年卸任威尼斯電影節
主席。2008年,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巴羅.巴拉塔再次任命馬克.穆勒擔任電影節主席
一職,穆勒開始了他的第二任期,然而當年的終身成就獎頒給了意大利本土導演艾瑪
諾.奧米,一個月後謝晉在上海去世,威尼斯電影節首位華人終身成就獎最終於謝晉
擦身而過。
在馬克.穆勒的第二個任期當中,華語電影並沒有繼續著擒獅的神話,但每年大量華
語電影入圍電影節各個單元,依然可以看出穆勒對於華語電影的偏袒,就在今年早些
時候,他還盛情邀請張藝謀和姜文能帶著他們的新片光臨威尼斯,但出於種種原因兩
人都婉拒了邀約。即將於2011年結束第二個主席任期,馬克.穆勒再度連任的可能性
很小,因此,這一個「終身成就獎」很有可能是馬克.穆勒送給華語電影的最後一個
大禮。
原來標題:吳宇森威尼斯獲獎後受訪 稱自己老土不會去玩3D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7.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4日下午 ,拿到「終身成就獎」的吳宇森接受部分華語媒體專訪,感
慨自己的人生翻開了新的篇章,並透露接下來有《飛虎隊》、翻拍《喋血雙雄》、改
編《劇院魅影》等多個工作計劃。
問:馬可.穆勒說讓你拿獎還得給你做「思想工作」。
答:馬可.穆勒主席告訴了我這個消息,我想他是在開玩笑吧。但最後,我站在了這
裡。非常感謝馬可.穆勒,我的人生又開啟了新的一章。
問:這些天,國外媒體很好奇你為何從好萊塢回歸中國拍戲。
答:這些年在好萊塢,雖然他們對我很好,也給我尊重,但我還是覺得他們不懂我們
中國的文化和精神。工作上,在中國拍片,導演就是一切,我沒必要服從任何人
,不用不停開會。我只要走進工作室說,我想做一部名字叫「赤壁」或者「劍雨
」的電影,甚至連劇本大綱都不需要,他們會說:好的,我們去辦。
問:接下來有哪些拍片計劃?
答:我不會歇息,我沒有其他嗜好和慾望,我就喜歡工作、工作再工作。以後,做中
國題材會多些,但也不放棄好萊塢拍片。也不限是歷史題材,還是現代題材,只
要是好題材。馬上要開始的是《飛虎隊》,中美合作;還會監製重拍《喋血雙雄
》,讓韓國導演來導,演員和鄭雨盛合作;做一部音樂劇是我的畢生夢想,還會
改編一部經典法國電影《劇院魅影》。
問:你還說過自己會再拍一部武俠片。
答:是的,《劍雨》是蘇照彬的。畢竟我被貼上了動作導演的標籤,找機會轉型不是
件容易事。但我想拍一部能讓人思考的武俠片,告訴大家動作只是中國電影很小
的一部分。
問:會嘗試3D電影嗎?
答:叫我老土吧。但我始終覺得,電影就是那塊二維的銀幕,電影是藝術。3D很炫,
但它太像視頻遊戲了。當然,這僅僅是我的感覺。就我而言,我更願意堅持做傳
統電影。
原來標題:3D恐怖電影《童眼》 獲威尼斯邀請參與影節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62.shtml
3D電影已成為電影的新主流,以拍攝《見鬼》系列而大受觀眾歡迎的彭氏兄弟開拍香
港第一出以立體攝影機拍攝及後期製作的3D鬼片《童眼》,將鬼片的恐怖程度升級,
觀眾不單能肉眼見鬼,還可以與鬼魂正面交鋒,實行「另類接觸!而《童眼》於香港
十月十四日上映,可是其風潮先席捲威尼斯,獲邀參與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部份,而
導演彭順率領《童眼》女主角楊丞琳及江若琳,於九月二日晚前赴威尼斯,出席《童
眼》於九月四日的《童眼》3D版全球首映禮。
《童眼》此次找了「雙琳」楊丞琳及江若琳擔當女主角,兩人第一次合作拍攝《童眼
》時便成了愛情、友情、工作無所不談的好友,楊丞琳更在泰國拍攝電影期間,由於
江若琳房間雜物太多,竟然忍不住幫她收拾房間,而江若琳為楊丞琳第一次煮東西吃
。此次參加影展,「雙琳」除相約一起前赴威尼斯參與全球首映及作外國影展觀摩外
,更打算好好敘舊一番。
楊丞琳談起第一次看到江若琳時說:「阿ling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女生,非常有禮貌及
文靜,可是大概開工不到兩三天,她本身真性情便出來啦!非常的活潑,像個男孩子
的女生,我覺得我們兩人個性很像,是不會想太多,不會扭扭捏捏的女孩子,雖然她
在香港,我在台灣,也維持聯絡,我蠻珍惜跟她的緣份。」而江若琳則表示沒想到能
與楊丞琳合作:「她來我房間就忍不住幫我疊衣服、收拾東西,是十分賢淑的女孩子
,我也禮尚往來煮飯給她吃。她興致勃勃來到我房間,以為有什麼好東西吃,其實我
只是將所有蔬菜放入鍋中作火鍋而已,可是當晚我們談得很開心。還記得當我們拍完
此電影,我們互相擁抱不停地哭,捨不得大家,幸好有威尼斯影展,又可以一起見面
了。」
3D電影已成為電影的新主流,以拍攝《見鬼》系列而大受觀眾歡迎的彭氏兄弟開拍香
港第一部以立體攝影機拍攝及後期製作的3D鬼片《童眼》,將鬼片的恐怖程度升級,
觀眾不單能肉眼見鬼,還可以與鬼魂正面交鋒,實行「另類接觸」!
3D影片《童眼》由寰宇娛樂及嘉禾娛樂聯合出品,由彭氏兄弟(彭順及彭發)執導,並
由楊丞琳、江若琳、何浚尉Rex、徐正曦、林司敏Ciwi主演 ,另邀得余文樂、林家楝
、谷祖琳友情演出。為求製造完美的3D效果,寰宇娛樂主席林小明要求從拍攝至後期
製作皆採用立體電影同樣的機器,務求3D電影清晰,讓觀眾能置身鬼域之中,將鬼片
的恐怖指數推向更高峰。
原來標題:《童眼》威尼斯全球首映 江若琳紅裙高貴大氣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95.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5日凌晨,由著名「鬼片導演」彭氏兄弟執導、華語影壇首部3D恐
怖片《童眼》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導演之一彭順攜兩位主演江若琳、楊
丞琳一起現身紅毯為影片造勢,以一襲飄逸紅裙亮相的江若琳尤其顯得高貴大氣。
《童眼》講述了一行六個好友在泰國旅遊散心期間,因為當地暴亂滯留在一家破舊的
酒店,不幸陷入恐怖事件惹來殺身之禍。在當天的全球首映禮上,江若琳、楊丞琳帶
上紅色3D眼鏡十分搶鏡,兩人有幸在海外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自己主演的新片,興奮之
情溢於言表;而導演彭順面對媒體採訪時則坦言用3D拍攝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整個
拍攝過程中他和彭發不斷嘗試,學習到了很多:「我最後看到成品的時候仍然覺得有
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對香港電影來說已經是一種進步。希望外國朋友和海內外
媒體能夠喜歡我們的電影。」
以影壇新人姿態亮相國際影壇的江若琳,非常珍惜這次的威尼斯之行。一方面,江若
琳嘗試多款造型,大秀傲人身材和曼妙曲線,一舉一動頗具國際范兒,吸引媒體高度
關注;另一方面,江若琳作為新人能夠參加這麼盛大的國際電影節,和同行、前輩一
起參與其中,自己非常榮幸,並且一定會更加努力,有更多的電影作品亮相國際銀幕。
原來標題:威尼斯影節江若琳大秀美腿 桃紅身影躍國際銀幕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6.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6_2.shtml
由江若琳主演的香港第一部3D恐怖電影《童眼》於9月4日正式亮相第67屆威尼斯電影
節。江若琳身穿一身桃紅色的短裙大秀美腿,甜美可人的氣質謀殺現場記者無數菲林。
在《童眼》媒體放映場結束後,江若琳和導演彭發、主演楊丞琳一同接受海內外媒體
的採訪。在談到出演3D影片和2D影片的區別時,江若琳表示:「在文戲的表演方面都
是一樣的,但是製作的時候要考慮3D的視覺效果,所以每一個鏡頭準備的時間要更長
一些,我們等待的時間就要更長一點,鏡頭的測量要很仔細,我們不能走錯位,但演
戲都是一樣的,只是等待的時間要更長一點。」
在片中江若琳飾演的角色阿Ling重情重義,為了搭救朋友不惜被鬼上身,此段出色的
表演獲得現場記者眾口一詞的讚譽,這對於第一次登上國際影壇的江若琳而言,無疑
是最大的獎勵。江若琳表示非常感謝媒體的認可,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和其他演員幫了
自己很多,她作為影壇的新人一定要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童眼》將於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5日的零點舉行隆重的首映禮,首次出席國際影展的
江若琳喜獲贊助首飾及設計師何國鉦量身定做晚裝,力爭在國際影壇上綻放東方麗人
的魅力。
原來標題:《在某處》熱諷好萊塢 科波拉獲大腕父親肯定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5/388289.shtml
(Man)《在某處》(Somewhere)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這一次,索菲亞.
科波拉通過她的最新作品向觀眾們展示了兩個她最熟知的世界——酒店,和好萊塢!
影片講述一個電影明星(斯蒂芬.多爾夫飾)透過他11歲的女兒(艾麗.范寧飾)的
雙眼,重新審視自己空洞糜爛的生活。
正如《迷失東京》這部於2003年在水城威尼斯首映的經典作品一樣,《在某處》基本
都在酒店內取景,其中絕大部分時間呆在洛杉磯聚集眾多名流的夏特蒙特酒店,而這
也是導演科波拉和她的娛樂圈大腕兒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起待過的地
方之一。「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酒店度過的,那時跟著父親到處拍外
景。我喜歡住酒店的感覺,那就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世界,」科波拉告訴記者。「那
裡其實也是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許多我感興趣的特質都存在於某些過渡時期,一切
都非常短暫,這似乎就應該發生在有著同樣氣場的酒店。」
多爾夫飾演的男主角約翰尼.馬可正是處於這種轉變當中——沉溺於演員身份給他帶
來的聲色犬馬的生活,儘管他似乎還未察覺到這一點。他剛拍完一部電影,正準備再
次進入那糜爛而空洞的「快樂生活」。「我發現其中有一點十分現實,那就是演員在
拍完一部戲後會出現一個空白檔期,」多爾夫表示,「對於演員來說,我們聚在一起
工作三個月,影片就拍完了。在那之後,我也無需過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所以在
接到下一部戲之前,有時確實有一種不知要幹嘛的感覺。」
科波拉表示,她想要向世人描繪「如今的洛杉磯」,而關於拍攝《在某處》這部影片
的想法,在她於法國完成上一部作品《絕代艷後》時,變得越發強烈。那時的她與洛
杉磯相隔甚遠,對娛樂時事的瞭解也僅限於前來拜訪的友人所帶來的八卦小報。39歲
的科波拉以新奇而又時常帶著些扭曲的方式來展示好萊塢名人對名聲的過度炫耀。
科波拉表示,她一直想要寫一個從男性角度出發的故事,寫一些關於一個男人情感世
界裡的東西,因為這對她而言是件非常不同的事。而她在影片中對明星待遇所表現出
的驚為天人的冷嘲熱諷,恐怕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好萊塢之子才能做到。
影片中,在約翰尼床邊大玩鋼管舞的雙胞胎,與所有性感打扮的拉拉隊隊長一起表演
,不僅僵硬,彼此間還很難同步,搞得馬可連一點興致都提不起來。而馬可,事實上
並未能察覺自己對成名效應的不滿,直到他的女兒克洛伊「從天而降」。
一次赴米蘭宣傳新片的時候,馬可被授予了一個電視獎,獎盃是一隻笑得很詭異的金
色貓雕像 ,取名「電視貓」(Telegatto),相當於意大利的艾美獎。在僅僅五個字
的意大利語獲獎感言之後,馬可隨即被一群穿得金燦燦的歌舞女郎團團圍住轉圈圈,
此時他的女兒克洛伊就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位置看著這一切。
科波拉表示這場戲並沒有要嘲諷意大利電視圈的意思。「我只想通過它來對比約翰尼
.馬可的娛樂圈世界以及他的小女兒的世界。關於Telegatto ,對我而言它放之全球
而相同。我們都有這樣的文化,在美國,在意大利,甚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這種
娛樂性商業,獎盃總能與浮華掛上鉤。」
那麼,她的父親,這位終極娛樂圈權威人士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呢?「他告訴我他
愛這部電影,並且認為只有我能拍得出來。我們都應該只拍那些只有我們自己能拍的
電影。」科波拉表示。
原來標題:張曼玉玩文藝扮女神媽祖 是否復出尚無定論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04/388243.shtml
威尼斯當地時間9月3日晚間七點,闊別銀幕多時的張曼玉帶著兩部出演的短片回到聚
光燈前,在於趙濤合演的短片《更好的生活》中,張曼玉更是以白衣飄飄的、毫無台
詞的女神媽祖一角出鏡。但在被問到是否會以此角復出銀幕,這位曾經的「銀幕女神
」態度很含糊,只是說一切都有可能,如果有好的機會,她還是會繼續演戲,反之則
不然。
《更好的生活》入圍了本次影節的「地平線」單元,該片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實驗性質
的藝術電影,片長只有55分鐘,主要講述中國在發展中各個時代的移民失去根基,片
中有幾個不同角色用不同語言念《萬層浪》,來表達這些人在追尋中無法回頭。電影
中張曼玉有背影飛來飛去的鏡頭和正面特寫,結尾處,導演將扮演背影的替身和綠幕
鏡頭一併揭示給觀眾,意欲展示神仙從幻想走到現實,張曼玉在電影中一直呈現憂傷
茫然,似乎在尋找什麼。
昔日「銀幕女神」重回銀幕扮「女神媽祖」
在談到如何選中張曼玉來扮演媽祖時,英國導演艾薩克.朱利安首先解釋了自己在這
部悲劇紀實片中引入媽祖的想法,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很有地域性特色的悲劇事件中,
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標誌性形象來將這個事件提高到某種精神層面上,為此他做了不
少功課,最終選定了這位女神。而艾薩克表示張曼玉可謂「銀幕女神」,氣質很接近
他心目中的媽祖。
而對張曼玉來說,和艾薩克的合作純粹是出於兩人有的一個共同的朋友,這位朋友很
早以前就開始不停和張曼玉介紹艾薩克的情況,所以張曼玉感覺自己很早就認識他。
終於兩人在倫敦見了面,已經息影一段時間的張曼玉也正在等待一個機會來重溫自己
的事業,在讀了這個劇本後也被其中的這個故事所震撼,所以兩人也算一拍即合。
是否復出尚無定論 一切皆有可能
在簡短的發佈會臨近尾聲的時候,張曼玉表示自己對是否復出尚無定論,如果有很好
的機會她就會繼續拍戲,如果沒有就會保持這種半息影的狀態,用她自己的話說:「
什麼事都有可能」。
原來標題:張曼玉沒人揪 無緣會嘉玲
新聞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5/today-show8.htm
(鄒念祖)張曼玉為了艾薩克朱利安執導的「更好的生活」來到威尼斯 ,3日下午她
對香港記者表示想看劉嘉玲演出的「通天神探狄仁傑」。4日中午台灣媒體採訪她 ,
才發現她不知道「狄仁傑」是威尼斯競賽片,昨天見到徐克時,也沒人邀她來看,加
上她5日就走,趕不及參加首映。不過她還是祝福劉嘉玲能在威尼斯得影后。
今年不參加金馬
去年張曼玉在金馬獎頒獎典禮說:「下次要與劉嘉玲、梁朝偉一起頒獎,還要抱著梁
朝偉的大腿。」她表示今年應該不會參加金馬獎,因為「每年都參加就不好玩了,而
且金馬獎也沒來邀我」。
飾演媽祖沒拜神
「地平線」單元的「更好的生活」是55分鐘的實驗短片,張曼玉飾演媽祖,沒有一句
台詞,從英國一路飛到中國南方,還飛回15世紀,一臉慈悲與憂心,看顧為了尋求更
好生活而偷渡的非法移民。
本報記者問她是否得到媽祖的祝福飾演這個角色?她驚訝的說:「喔!要問嗎?是有
宗教上的禁忌還是迷信嗎?」她似乎不放心,還再問了一次:「要先問才能演嗎?」
導演艾薩克表示,張曼玉是電影中的女神,由她飾演媽祖替這角色多一層涵義。近年
鮮少接片的張曼玉則表示她不想再演重複角色,這次只花一天拍攝短片,可以比較快
速進入且離開角色,加上她朋友一直告訴她這導演很棒,促使她接演此片。
原來標題:張曼玉演媽祖現身威尼斯 與劉嘉玲擦身而過
新聞來源:
http://news.cts.com.tw//nownews/entertain/201009/201009050555911.html
威尼斯影展眾星雲集,許久未公開露面的影后張曼玉也為新片《更好的日子》來宣傳
,馬上引起媒體騷動。不過她的往日緋聞對象梁朝偉的太座劉嘉玲也會為《通天神探
狄仁傑》出席影展,屆時「情敵」是否會狹路相逢?張曼玉笑說沒人邀請她去看《狄
仁傑》,裝傻矇混過關。
張曼玉去年在金馬獎上說要坐梁朝偉大腿,甚至還說願意和梁朝偉、劉嘉玲一同出席
頒獎典禮。劉嘉玲和張曼玉待在威尼斯的時間雖然重疊,但是因為行程安排的關係,
兩人很難見面。
張曼玉在《更好的日子》中飾演媽祖一角,完全沒有台詞,只要神情憂傷地飄來飄去
。她認為用肢體語言表演很舒服,「沒有台詞其實能做的事情更多,肢體語言比語言
的表現力強得多!」
《更好》一片是講述中國移民流離失所的電影,黑人導演兼裝置藝術家艾薩克‧朱利
安認為,媽祖是中國人一種精神寄託,在他心目中,張曼玉就是永遠的「銀幕女神」
。張曼玉說,兩人是經由一個共同朋友認識的,艾薩克和她在倫敦碰面時,把拍攝好
的片段拿給她看,馬上令她感到震撼,於是決定演出。
對於演出媽祖這樣的神明角色,記者問張曼玉是否有先去拜拜,她先是「喔」了一張
表示驚訝,然後連問了兩次:「我應該去嗎?」顯得相當緊張。已經息影半年的張曼
玉最近行蹤成謎,不少媒體也對她近來的動向相當關切,她表示,未來一年都沒有拍
片計畫,但又語帶保留的說:「未來的事,誰知道呢!」她這次也將特別趕場,為導
演吳宇森終獲終身成就獎祝賀。
原來標題:張曼玉裝傻水都巧避劉嘉玲
新聞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11050401x112010090500027,00.html
(李雨勳)張曼玉為短片《更好的生活》在威尼斯影展亮相,好友徐克執導的競賽片
《通天神探狄仁傑》5日首映,參與演出的劉嘉玲也將與會,當年兩女與梁朝偉傳三
角關係,她先跟港媒說會去看電影,但跟台灣媒體又說:「我5日一早就走,沒人邀
請我啊!」原來她是說會去看《狄仁傑》,但不知該片會來參賽,免去「情敵」強碰。
去年,她在金馬獎笑說要坐梁朝偉大腿,有機會願跟他及劉嘉玲一起頒獎,問她今年
會來金馬獎嗎?她笑說沒人邀,且每年都參加就不好玩了。對是否看好劉嘉玲拿獎?
她說還沒看過片子,但希望她拿獎。昨劉嘉玲抵達,兩人在威尼斯的時間雖重疊,但
按照行程應很難碰得到。
她在《更好的生活》中演媽祖,問她拍前有無拜媽祖,她先愣住「喔」了一聲,反問
這是一種迷信嗎?接著連說兩次:「我應該嗎?」該片描寫大陸移民至英國,中途卻
發生船難,媽祖指引罹難者回家的故事。50分鐘短片裡她鏡頭不多,導演讓她飛翔天
際,聚焦臉部特寫,表現悲天憫人情懷,完全沒台詞,但演來卻格外投入。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9/05 22:33)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劍雨」鄭雨盛 向楊紫瓊男友學溫柔

By Belly
at 2010-09-05T21:36
at 2010-09-05T21:36
吳宇森終身成就 感謝台灣妻

By Selena
at 2010-09-05T21:16
at 2010-09-05T21:16
阿牛《初戀》獲8百萬退稅

By Isabella
at 2010-09-05T09:37
at 2010-09-05T09:37
吳宇森獲終身成就獎 感謝徐克

By Quanna
at 2010-09-04T20:13
at 2010-09-04T20:13
金馬影展 國片茱麗葉揭幕

By Kama
at 2010-09-04T19:14
at 2010-09-04T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