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北極 - 紀錄片

By Jake
at 2008-11-30T14:53
at 2008-11-30T14:5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jimulder (That's life.)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征服北極
時間: Sun Nov 30 14:48:45 2008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電影相對論」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楊力州的作品,一向都很純粹,就像他愛搞笑的個性一樣。幽默是他的人格特質,他也常
把這些近乎黑色幽默的特點擺進自己的紀錄片裡,形成了獨特的「楊氏風格」。
所以在楊力州的紀錄片裡,常常看得到小人物自嘲娛人的幽默感。好像在他的鏡頭之下
,即便日常生活是無趣呆板的人,頓時也變得妙語如珠,活潑可愛起來。如在《過境》裡
頭,拿拍片的甘苦談來開玩笑的電影工作者,或是《奇蹟的夏天》中拿斷背山來挖苦男性
情誼的足球小將,或是在《征服北極》裡做的最足的,三位運動員苦中做樂的抗壓性格。
說一部紀錄片是「搞笑」的,這種說法或許有些疑慮與偏頗,畢竟紀錄片的精神在於呈
現真實,其他的手法與形式都只是效果,不能凌駕於「真實」本身。但是看完《征服北極
》後,楊力州刻意選擇偏向幽默的橋段擺在角色上,沖淡所謂「極地競賽」的嚴肅氣氛,
我反倒認為透過搞笑所呈現出來的反作用力,是更大的壓力與絕望的反差。
或許運動選手們看待每場比賽,都是嚴肅的。我相信這回參加橫越磁北極競賽的選手們
都是用十分嚴肅的心情來看待這場比賽。林義傑剛酷的外表也讓人覺得他是個嚴肅的運動
員,卻與片子裡頭極盡搞笑之能事的KUSO形象背道而馳。誠如林義傑自己所言:「外面的
(天氣)狀況已經很糟了,如果還把笑點ㄍㄧㄥ的那麼高,那我們絕對無法完成比賽。」
所以我們看到了三位參賽者,五年級生的劉柏園(遊戲橘子執行長)、六年級生的林義傑(
運動員)、七年級生的陳彥博(大學生),在橫越北極的21天中,逮到機會就會拚命地講笑
話。或許比賽過程大部份的時間是嚴肅的,但至少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氣氛,是三個人不斷
地苦中作樂。而那些笑話擺在平常時會被人說「不好笑」,但是在北極如此極端的氣侯講
出來,則變成名符其實的「冷笑話」:雖然冷,但很好笑。
所以當一群人在帳棚裡大唱「媽媽請你要保重」,吃著熱狗麵臉上露著三八的表情,年
紀最小的選手(22歲)陳彥博在裡頭大跳印度歌舞秀,或是林義傑唱著台客天后謝金燕俗擱
有力的「Everybody舞功」,搞得我笑到下巴脫臼,四肢無力,笑到全場都要翻過去的時
候,其實笑的越大聲,眼淚就越在眼眶裡打轉。
這是抗壓的反作用力。他們這麼努力的講笑話,這麼用力地笑著,就是要提醒自己說:
「欸,我還活著,我可以笑著把這段旅程走完,而不是哭著回家。」越是刻苦的環境,他
們越是要苦中做樂。不需要特別的鏡頭語言,也不用做作的戲劇效果,光是看到三個大男
人在天荒地漠的北極圈裡講笑話,讓自己維持在超HIGH的情緒,瘋狂地笑。他們才能夠忘
記,參加這個活動給他們帶來的苦痛,不論是肉體上的磨練或是精神上的折磨。
北極的氣溫,在本片最低低到-41度。-41度有多冷?當飛機飛到六萬五千英呎時,艙外
的氣溫是-50度,應該就知道有多冷了。而《征服北極》裡最戲劇性的一個橋段,就是北
極熊「夜」襲(其實那時是永晝,天光永遠是亮的)棚帳那天。即便觀眾並沒有在攝影機裡
看到北極熊,但是三個人受到死亡威脅的當下反應,透過《厄夜叢林》式的攝影呈現,那
「看不見」的恐懼其實比真實看到北極熊要來得更為巨大。
荷索在他的《冰旅紀事》中開宗明義地說到:「我不是到極地拍另外一部關於企鵝的電
影。」楊力州的《征服北極》,也沒有刻意地突顯環保議題或是北極熊濫殺的問題。他只
是利用小小事件所產生的反差,讓觀眾窺見問題的嚴重性。《征服北極》的主角是三位臺
灣人,既不是熊,也不是北極圈。但是透過三個人努力完成比賽的過程,我們或多或少也
接收到了許多環保的警訊。
這次所有參賽的隊伍,每組都發了一把槍。若不幸遭受到北極熊的威脅,他們只能嗚槍
嚇牠,而不允許射殺北極熊。這些參賽者頂著身心俱疲的身體,即便飢寒交迫也不能射殺
一隻北極熊,卻有來自歐洲的獵人,以狩獵競賽的心情,盡情地射殺看得到的北極熊,還
拍成錄影帶宣揚自己的成果:割掉熊皮披在門前展示戰利品。最後還很諷刺地對著鏡頭說
"Thank you everybody. This is heaven."(「謝謝大家,這裡簡直就是天堂。」)跟這次
的參賽者之一,「遊戲橘子」的劉執行長所說的:「如果你要說這裡是地獄,我不會說我
不相信。」有著南極北極的差別。
《征服北極》拍出另外一種無名英雄的紀錄片類型,楊力州也再度透過影像,證明自己
的紀錄片還「活著」外,也超越了自己。
--
作者: jimulder (That's life.)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征服北極
時間: Sun Nov 30 14:48:45 2008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電影相對論」
http://blog.pixnet.net/jimulder
楊力州的作品,一向都很純粹,就像他愛搞笑的個性一樣。幽默是他的人格特質,他也常
把這些近乎黑色幽默的特點擺進自己的紀錄片裡,形成了獨特的「楊氏風格」。
所以在楊力州的紀錄片裡,常常看得到小人物自嘲娛人的幽默感。好像在他的鏡頭之下
,即便日常生活是無趣呆板的人,頓時也變得妙語如珠,活潑可愛起來。如在《過境》裡
頭,拿拍片的甘苦談來開玩笑的電影工作者,或是《奇蹟的夏天》中拿斷背山來挖苦男性
情誼的足球小將,或是在《征服北極》裡做的最足的,三位運動員苦中做樂的抗壓性格。
說一部紀錄片是「搞笑」的,這種說法或許有些疑慮與偏頗,畢竟紀錄片的精神在於呈
現真實,其他的手法與形式都只是效果,不能凌駕於「真實」本身。但是看完《征服北極
》後,楊力州刻意選擇偏向幽默的橋段擺在角色上,沖淡所謂「極地競賽」的嚴肅氣氛,
我反倒認為透過搞笑所呈現出來的反作用力,是更大的壓力與絕望的反差。
或許運動選手們看待每場比賽,都是嚴肅的。我相信這回參加橫越磁北極競賽的選手們
都是用十分嚴肅的心情來看待這場比賽。林義傑剛酷的外表也讓人覺得他是個嚴肅的運動
員,卻與片子裡頭極盡搞笑之能事的KUSO形象背道而馳。誠如林義傑自己所言:「外面的
(天氣)狀況已經很糟了,如果還把笑點ㄍㄧㄥ的那麼高,那我們絕對無法完成比賽。」
所以我們看到了三位參賽者,五年級生的劉柏園(遊戲橘子執行長)、六年級生的林義傑(
運動員)、七年級生的陳彥博(大學生),在橫越北極的21天中,逮到機會就會拚命地講笑
話。或許比賽過程大部份的時間是嚴肅的,但至少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氣氛,是三個人不斷
地苦中作樂。而那些笑話擺在平常時會被人說「不好笑」,但是在北極如此極端的氣侯講
出來,則變成名符其實的「冷笑話」:雖然冷,但很好笑。
所以當一群人在帳棚裡大唱「媽媽請你要保重」,吃著熱狗麵臉上露著三八的表情,年
紀最小的選手(22歲)陳彥博在裡頭大跳印度歌舞秀,或是林義傑唱著台客天后謝金燕俗擱
有力的「Everybody舞功」,搞得我笑到下巴脫臼,四肢無力,笑到全場都要翻過去的時
候,其實笑的越大聲,眼淚就越在眼眶裡打轉。
這是抗壓的反作用力。他們這麼努力的講笑話,這麼用力地笑著,就是要提醒自己說:
「欸,我還活著,我可以笑著把這段旅程走完,而不是哭著回家。」越是刻苦的環境,他
們越是要苦中做樂。不需要特別的鏡頭語言,也不用做作的戲劇效果,光是看到三個大男
人在天荒地漠的北極圈裡講笑話,讓自己維持在超HIGH的情緒,瘋狂地笑。他們才能夠忘
記,參加這個活動給他們帶來的苦痛,不論是肉體上的磨練或是精神上的折磨。
北極的氣溫,在本片最低低到-41度。-41度有多冷?當飛機飛到六萬五千英呎時,艙外
的氣溫是-50度,應該就知道有多冷了。而《征服北極》裡最戲劇性的一個橋段,就是北
極熊「夜」襲(其實那時是永晝,天光永遠是亮的)棚帳那天。即便觀眾並沒有在攝影機裡
看到北極熊,但是三個人受到死亡威脅的當下反應,透過《厄夜叢林》式的攝影呈現,那
「看不見」的恐懼其實比真實看到北極熊要來得更為巨大。
荷索在他的《冰旅紀事》中開宗明義地說到:「我不是到極地拍另外一部關於企鵝的電
影。」楊力州的《征服北極》,也沒有刻意地突顯環保議題或是北極熊濫殺的問題。他只
是利用小小事件所產生的反差,讓觀眾窺見問題的嚴重性。《征服北極》的主角是三位臺
灣人,既不是熊,也不是北極圈。但是透過三個人努力完成比賽的過程,我們或多或少也
接收到了許多環保的警訊。
這次所有參賽的隊伍,每組都發了一把槍。若不幸遭受到北極熊的威脅,他們只能嗚槍
嚇牠,而不允許射殺北極熊。這些參賽者頂著身心俱疲的身體,即便飢寒交迫也不能射殺
一隻北極熊,卻有來自歐洲的獵人,以狩獵競賽的心情,盡情地射殺看得到的北極熊,還
拍成錄影帶宣揚自己的成果:割掉熊皮披在門前展示戰利品。最後還很諷刺地對著鏡頭說
"Thank you everybody. This is heaven."(「謝謝大家,這裡簡直就是天堂。」)跟這次
的參賽者之一,「遊戲橘子」的劉執行長所說的:「如果你要說這裡是地獄,我不會說我
不相信。」有著南極北極的差別。
《征服北極》拍出另外一種無名英雄的紀錄片類型,楊力州也再度透過影像,證明自己
的紀錄片還「活著」外,也超越了自己。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Audriana
at 2008-11-30T16:28
at 2008-11-30T16:28

By Queena
at 2008-12-02T17:15
at 2008-12-02T17:15
Related Posts
2008金馬,開幕、閉幕片雙導,短片聯映

By Oliver
at 2008-11-29T20:00
at 2008-11-29T20:00
關於紀錄片工作

By Madame
at 2008-11-28T11:54
at 2008-11-28T11:54
政大廣電影視編導實務誠徵演員

By Annie
at 2008-11-28T01:48
at 2008-11-28T01:48
金獎導演 為配樂大師葛拉斯譜12樂章

By Mia
at 2008-11-28T01:23
at 2008-11-28T01:23
[無雷] 在北極也要搞笑-彭蕙仙寫【征服北極】!

By Lily
at 2008-11-27T16:31
at 2008-11-27T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