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怪物以及其家屬的距離 - 臺劇

By Puput
at 2019-04-16T09:27
at 2019-04-16T09:27
Table of Contents
在看我們與惡的距離這劇之前與之後,
想法改變最大的點是:
對於加害者「怪物」的家屬改觀。
原來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鄭捷這種人出現,
他們家屬到底平常灌輸了怎麼樣的教育才會導致這樣的?
但看了與惡這部劇之後才發現,
其實這些家屬和你我真的沒有不同,
他們也是認真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可能家裡真的缺乏了一些溝通,
導至家人出現了鄭捷這種人,
但是他們家屬真的也不懂為什麼會這樣啊?
而且在座各位捫心自問,
你身為父母,小孩真的和你無所不聊嗎?
你身為子女,你真的和父母無話不說嗎?
就算你真的上述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台灣真的所有家庭都能滿足上述條件嗎?
那這樣推論起來,其實你我身邊家人出現鄭捷也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這機率,比飛機失事還少,也比地震災害還少。
當然,我不認為鄭捷的出現,你我都推了一把這種無意義的話,
說完也毫無意義,也無助於解決問題,
但有興趣稍微了解無差別殺人兇手的,可以看看TED這篇:
「我兒子是科倫拜高中槍殺事件的槍手,這是我的故事。」
https://youtu.be/WvZC_V3tEc4
實際上殺人兇手可能有些特質,
也有某些環境因素、個人生理因素造成的,
也確實這方面研究很少,
看完上述影片之後,
我開始有點漸漸認同或許當初應該留下鄭捷,
了解他究竟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情。
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人肯定會說,
鄭捷就是像人捏死螞蟻一樣,
需要什麼理由?
但真的是這樣嗎?
永遠不去了解,把鄭捷當作天生的怪物,
心理會好受的多,
但是新的鄭捷還是會出現,
然後再把他當怪物槍斃之後就能解決嗎?
試著去了解,試著去解決,
才有解決的可能性,
我們人不就是因為試著去了解這個自然世界才能發明這麼多科技工具的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多遠我不知道,
但我們身邊出現鄭捷的距離,真的沒有太遠。
--
想法改變最大的點是:
對於加害者「怪物」的家屬改觀。
原來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鄭捷這種人出現,
他們家屬到底平常灌輸了怎麼樣的教育才會導致這樣的?
但看了與惡這部劇之後才發現,
其實這些家屬和你我真的沒有不同,
他們也是認真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可能家裡真的缺乏了一些溝通,
導至家人出現了鄭捷這種人,
但是他們家屬真的也不懂為什麼會這樣啊?
而且在座各位捫心自問,
你身為父母,小孩真的和你無所不聊嗎?
你身為子女,你真的和父母無話不說嗎?
就算你真的上述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台灣真的所有家庭都能滿足上述條件嗎?
那這樣推論起來,其實你我身邊家人出現鄭捷也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這機率,比飛機失事還少,也比地震災害還少。
當然,我不認為鄭捷的出現,你我都推了一把這種無意義的話,
說完也毫無意義,也無助於解決問題,
但有興趣稍微了解無差別殺人兇手的,可以看看TED這篇:
「我兒子是科倫拜高中槍殺事件的槍手,這是我的故事。」
https://youtu.be/WvZC_V3tEc4
實際上殺人兇手可能有些特質,
也有某些環境因素、個人生理因素造成的,
也確實這方面研究很少,
看完上述影片之後,
我開始有點漸漸認同或許當初應該留下鄭捷,
了解他究竟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情。
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人肯定會說,
鄭捷就是像人捏死螞蟻一樣,
需要什麼理由?
但真的是這樣嗎?
永遠不去了解,把鄭捷當作天生的怪物,
心理會好受的多,
但是新的鄭捷還是會出現,
然後再把他當怪物槍斃之後就能解決嗎?
試著去了解,試著去解決,
才有解決的可能性,
我們人不就是因為試著去了解這個自然世界才能發明這麼多科技工具的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多遠我不知道,
但我們身邊出現鄭捷的距離,真的沒有太遠。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4-17T04:38
at 2019-04-17T04:38

By Madame
at 2019-04-20T11:23
at 2019-04-20T11:23

By Frederica
at 2019-04-21T06:00
at 2019-04-21T06:00

By Vanessa
at 2019-04-23T08:44
at 2019-04-23T08:44

By Agatha
at 2019-04-23T22:54
at 2019-04-23T22:54

By Ina
at 2019-04-24T00:51
at 2019-04-24T00:51

By Sandy
at 2019-04-27T05:13
at 2019-04-27T05:13

By Sandy
at 2019-05-01T21:27
at 2019-05-01T21:27

By Quanna
at 2019-05-05T05:09
at 2019-05-05T05:09

By James
at 2019-05-06T21:00
at 2019-05-06T21:00

By Gilbert
at 2019-05-07T11:32
at 2019-05-07T11:32

By Edith
at 2019-05-09T18:54
at 2019-05-09T18:54

By Odelette
at 2019-05-12T18:21
at 2019-05-12T18:21

By Frederic
at 2019-05-14T06:21
at 2019-05-14T06:21

By Olive
at 2019-05-16T01:32
at 2019-05-16T01:32

By Agnes
at 2019-05-20T23:01
at 2019-05-20T23:01

By Erin
at 2019-05-22T05:10
at 2019-05-22T05:10

By Quanna
at 2019-05-25T06:55
at 2019-05-25T06:55

By Thomas
at 2019-05-25T13:38
at 2019-05-25T13:38

By Damian
at 2019-05-28T06:26
at 2019-05-28T06:26

By Xanthe
at 2019-05-31T16:06
at 2019-05-31T16:06

By Puput
at 2019-06-02T15:00
at 2019-06-02T15:00

By Lily
at 2019-06-05T14:10
at 2019-06-05T14:10

By Hedy
at 2019-06-06T03:47
at 2019-06-06T03:4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6-10T23:07
at 2019-06-10T23:07
Related Posts
我們與惡的距離

By Jake
at 2019-04-16T01:33
at 2019-04-16T01:33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想談談應思聰這個角色

By Elvira
at 2019-04-15T23:18
at 2019-04-15T23:18
名為社會的直拳

By Aaliyah
at 2019-04-15T22:31
at 2019-04-15T22:31
上週收視率 20190408-20190414

By Ida
at 2019-04-15T21:26
at 2019-04-15T21:26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第5集 客台十點

By Sarah
at 2019-04-15T20:53
at 2019-04-15T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