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改編電影的問題-以咆哮山莊為例 - 藝術電影
By Suhail Hany
at 2013-10-18T20:37
at 2013-10-18T20:37
Table of Contents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3417150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稍微釐清了這個問題的問題意識;這個
系列的文章筆者將會以傑出的改編作為範例,逐篇探討這些改編的精
采之處。而接下來筆者要介紹的是英國女導演Andrea Arnold於2011年
翻拍的《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之前的文章請見:
http://tinyurl.com/m7x9rl2)
不同於《安娜‧卡列尼娜》的是,本篇作品的篇幅較短,應該可
以算是中篇小說;但以筆者看過的版本而言,刪改的工作仍然是必要
的。例如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於1993年翻拍的版本
就力求保留完整的架構,但結果是每處情感的轉折都不夠深刻,因而
又犯了這類改編作品最常犯的問題之一:翻拍電影竟然成為原著的簡
報。
所以Arnold要如何克服這個問題,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適切地把原
著的精神再現(re-present)?簡而言之,她最主要的手法有兩點,
分別從劇本改寫和拍攝手法上兵分兩路(筆者是先看電影再看原著,
而且中間相隔許久,因此如有記錯的地方還請不吝更正):
劇本改寫上的傑出之處
在原著中大凱瑟琳(Catherine)的過世其實是發生在大概故事的
中段;然而Arnold在改編上把重點集中在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
Heathcliff)兩人的童年生活。這樣的改編對於《咆哮山莊》某方面
而言是有效的,原因在於原著的劇情結構: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e)把角色全部限定在兩戶人家,使得不同的人物組合在對照上
可以把要凸顯的變因變得更加鮮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結局中小凱瑟
琳和哈林頓(Hareton)在個性上宛如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的組合
,只是小凱瑟琳較為婉約一些;因而結局彷彿暗示了兩人相近的個性
終將結合,之前的悲劇是起因於凱瑟琳一個致命的錯誤念頭。而最後
的組合看在大希斯克里夫眼裡和他和大凱瑟琳是多麼相近,以至於他
再也沒有意願去阻撓這樣的組合。
沒記錯的話Arnold的改編儘管沒有很明確地帶出這層意涵,但她
將故事限縮在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的組合,也就是把重點放在原
著的人物組合原形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篇幅刻劃兩
人的感情,而且以當今的資訊傳遞方式而言甚至是非常好的一個作法
,因為現在有很多讀者是因為電影而去看原著的,因此Arnold這樣的
作法使得電影彷彿是原著全集中的第一集,欲知結局請見原著下回分
曉。如此一來這些讀者等於是在電影和原著中都可以獲得樂趣。
電影手法上形式和內容的緊密結合
不只在劇本的改編上Arnold極具巧思,在電影手法上本片更是形
式和內容緊密結合的極致之作。本片以逗馬方式拍攝,但逗馬規則竟
然和原著中所要表達的氣氛十分搭調:由於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
在本片中是男女主角,且兩人個性都比較激烈,因此相當適合手持拍
攝讓場面氣氛連貫且透過自然手晃塑造不穩定感。
此外片中的空鏡頭簡直是天外飛來一筆。在原著中描述的那種濕
冷而被厚霧籠罩的感覺,可以說是完全被Arnold精緻而精準地捕捉了
下來,並且透過淺焦拍攝更加強了這種效果。空鏡頭的作用從來就不
只是寫景而已,喜愛空鏡頭且用得好的導演都知道要以景喻情,Arnold
儘管風格和侯導風格南轅北轍,但在這件事上他們是同樣地傑出。
比較可惜的是這些知道如何透過導演手法以及藝術形式轉換的導
演,可能因為在手法上比較大膽,所以比較難獲得一般觀眾的青睞。
但好作品永遠不該被埋沒,也因此才會有本文,希望藉此可以讓這些
導演在一般觀眾中獲得應有的評價。
--
其餘電影短文請見:http://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
--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稍微釐清了這個問題的問題意識;這個
系列的文章筆者將會以傑出的改編作為範例,逐篇探討這些改編的精
采之處。而接下來筆者要介紹的是英國女導演Andrea Arnold於2011年
翻拍的《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之前的文章請見:
http://tinyurl.com/m7x9rl2)
不同於《安娜‧卡列尼娜》的是,本篇作品的篇幅較短,應該可
以算是中篇小說;但以筆者看過的版本而言,刪改的工作仍然是必要
的。例如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於1993年翻拍的版本
就力求保留完整的架構,但結果是每處情感的轉折都不夠深刻,因而
又犯了這類改編作品最常犯的問題之一:翻拍電影竟然成為原著的簡
報。
所以Arnold要如何克服這個問題,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適切地把原
著的精神再現(re-present)?簡而言之,她最主要的手法有兩點,
分別從劇本改寫和拍攝手法上兵分兩路(筆者是先看電影再看原著,
而且中間相隔許久,因此如有記錯的地方還請不吝更正):
劇本改寫上的傑出之處
在原著中大凱瑟琳(Catherine)的過世其實是發生在大概故事的
中段;然而Arnold在改編上把重點集中在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
Heathcliff)兩人的童年生活。這樣的改編對於《咆哮山莊》某方面
而言是有效的,原因在於原著的劇情結構:艾蜜莉‧勃朗特(Emily
Bronte)把角色全部限定在兩戶人家,使得不同的人物組合在對照上
可以把要凸顯的變因變得更加鮮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結局中小凱瑟
琳和哈林頓(Hareton)在個性上宛如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的組合
,只是小凱瑟琳較為婉約一些;因而結局彷彿暗示了兩人相近的個性
終將結合,之前的悲劇是起因於凱瑟琳一個致命的錯誤念頭。而最後
的組合看在大希斯克里夫眼裡和他和大凱瑟琳是多麼相近,以至於他
再也沒有意願去阻撓這樣的組合。
沒記錯的話Arnold的改編儘管沒有很明確地帶出這層意涵,但她
將故事限縮在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的組合,也就是把重點放在原
著的人物組合原形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篇幅刻劃兩
人的感情,而且以當今的資訊傳遞方式而言甚至是非常好的一個作法
,因為現在有很多讀者是因為電影而去看原著的,因此Arnold這樣的
作法使得電影彷彿是原著全集中的第一集,欲知結局請見原著下回分
曉。如此一來這些讀者等於是在電影和原著中都可以獲得樂趣。
電影手法上形式和內容的緊密結合
不只在劇本的改編上Arnold極具巧思,在電影手法上本片更是形
式和內容緊密結合的極致之作。本片以逗馬方式拍攝,但逗馬規則竟
然和原著中所要表達的氣氛十分搭調:由於大凱瑟琳和大希斯克里夫
在本片中是男女主角,且兩人個性都比較激烈,因此相當適合手持拍
攝讓場面氣氛連貫且透過自然手晃塑造不穩定感。
此外片中的空鏡頭簡直是天外飛來一筆。在原著中描述的那種濕
冷而被厚霧籠罩的感覺,可以說是完全被Arnold精緻而精準地捕捉了
下來,並且透過淺焦拍攝更加強了這種效果。空鏡頭的作用從來就不
只是寫景而已,喜愛空鏡頭且用得好的導演都知道要以景喻情,Arnold
儘管風格和侯導風格南轅北轍,但在這件事上他們是同樣地傑出。
比較可惜的是這些知道如何透過導演手法以及藝術形式轉換的導
演,可能因為在手法上比較大膽,所以比較難獲得一般觀眾的青睞。
但好作品永遠不該被埋沒,也因此才會有本文,希望藉此可以讓這些
導演在一般觀眾中獲得應有的評價。
--
其餘電影短文請見:http://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
--
Tags:
藝術電影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全球經典微電影盡在手中 官方授權App登場
By Enid
at 2013-10-18T18:50
at 2013-10-18T18:50
iLOOKER電影網邀您搶先看金馬50特映!
By Robert
at 2013-10-18T17:38
at 2013-10-18T17:38
村上春樹之東尼瀧谷
By Catherine
at 2013-10-17T17:51
at 2013-10-17T17:51
札維多藍(聽媽媽的話導演)新片預告
By Ida
at 2013-10-17T15:44
at 2013-10-17T15:44
《龍門客棧》修復版再現大銀幕
By Jack
at 2013-10-16T01:27
at 2013-10-16T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