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連元相關報導 - 相聲

By Callum
at 2007-05-03T14:11
at 2007-05-03T14:11
Table of Contents
一張嘴!
說活清官英雄、說死惡寇流氓,
說盡浮世百態、說透人間真象!
評書王田連元 台北紅樓開講
文/諸葛娘
在大陸擁有上千萬書迷的「立體評書王」田連元先生來台囉!這次,他應台北曲藝團之邀
,將在紅樓劇場的「台北大碗茶」演出活動中一展絕技,一張嘴,說活清官英雄、說死惡
寇流氓,說盡浮世百態、說透人間真象,他能說得你笑逐顏開,說得你紅了眼眶,喜愛傳
統說唱藝術的朋友,萬不可錯過這一睹名家風采的難得機會!
「評書」是一項源遠流長的表演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民間流行的「俗講」,到了宋
代被稱為「說話」,藝術日臻成熟,不僅有完整的底本,還有了固定的場所和專業藝人,
而現在所謂的「評書」就是在「說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評書」不僅具有豐富
的藝術養份、且其文化底蘊深厚無比,四大古典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包括《三國演
義》、《水滸傳》、《西遊記》都取材於說書先生的話本,而無數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
、傳奇人物,也都是透過說書先生的口,一代傳一代,進而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
典之作。在以往教育並不普及的時代,評書藝人同時扮演著傳頌歷史、教育群眾的重要角
色,而說書人往往一肚子學問,熟讀歷史、深諳民俗、通曉人情、精擅表演,不但一人一
台戲得引人入勝,還得旁徵博引,言之有物。
大陸評書藝術家田連元先生出生於曲藝世家,7歲開始登臺,17歲正式演出,1981年曾獲
大陸全國曲藝匯演一等獎。他首開「電視評書」之先河,他為電視台所錄製的《楊家將》
在八○年代播出時曾造成萬人空巷、大人小孩通通回家準時收看的驚人盛況。他的表演特
色鮮明、獨樹一幟,不止是「說」故事,而是一個人把故事給「演」出來,不管是楊家將
的一門忠烈、或是水滸傳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栩栩如生,以致於人們稱呼他「立體評
書王」!
累積四十多年的評書經驗,田連元對評書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現在大部分的評書家按著書
、或前人留下的書路子來說書,田連元不然,他說的每個故事都經過自己加工改造,也就
是二度創作!他說:「比如〈武松打虎〉,這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你說書,不可能說
成武松被老虎打死了!那是個沒有懸念的故事,但是人們為什麼還來聽?就是要聽聽『你
』(指說書人)怎麼把老虎給打死的!聽書,是聽細節!說書,就得對細節精雕細琢……
.評書是現場表演,觀眾什麼程度的都有,所以,說評書,就得用最淺顯、精練的語言-
不單為了最準確的表達,還必須有效地調動起觀眾所有的想像力!所以評書,是調動人們
想像力的藝術!」,而確實,每一開講,他那語言宛若畫家的畫筆、雕刻家的刀具,語到
則景至人入、境現意出,情節起伏懸宕、絲絲入扣,描述細膩傳神、動人心弦,不知不覺
間,你彷彿走入一幅水墨畫的捲軸裡,循著聲,探祕窺奇!不知所終!
這次來台,田先生已和觀眾見過面。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媒體記者看罷他的表演後寫道
:「短短十分鐘內一人分飾近十個角色,時而剛強正直、時而刻薄猥瑣、時而酩酊大醉,
進入劇情打鬥高潮時,六十六歲高齡的田大師竟然打拳、劈掌、揮刀、迴旋踢腿說來就來
、毫不含糊,令現場觀眾瞠目結舌、驚嘆連連」,而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的觀眾則是起立鼓
掌、向他致敬!
五月四日起,台北曲藝團在紅樓劇場「台北大碗茶」的演出,每場田連元都將說一段書,
段目包括他得獎的短篇評書經典作〈調寇〉、〈考御史〉等,〈調寇〉出自《楊家將》,
主角是寇準,田連元生動幽默的詮釋了一個內在耿直清廉外表老土的地方小官寇準突然被
升調中央擔任檢察長後,他如何調侃官僚文化、無畏強權維護正義與皇親國戚纏鬥的故事
,頗有托古喻今之意,值得細細品味。此外他還準備了綠林書經典《水滸傳》選段〈桃花
庄〉、〈楊志賣刀〉、〈石秀賣肉〉等,以饗觀眾!相關演出資訊請洽台北曲藝團:
(02)22345610或洽年代購票系統02-23419898。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說活清官英雄、說死惡寇流氓,
說盡浮世百態、說透人間真象!
評書王田連元 台北紅樓開講
文/諸葛娘
在大陸擁有上千萬書迷的「立體評書王」田連元先生來台囉!這次,他應台北曲藝團之邀
,將在紅樓劇場的「台北大碗茶」演出活動中一展絕技,一張嘴,說活清官英雄、說死惡
寇流氓,說盡浮世百態、說透人間真象,他能說得你笑逐顏開,說得你紅了眼眶,喜愛傳
統說唱藝術的朋友,萬不可錯過這一睹名家風采的難得機會!
「評書」是一項源遠流長的表演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民間流行的「俗講」,到了宋
代被稱為「說話」,藝術日臻成熟,不僅有完整的底本,還有了固定的場所和專業藝人,
而現在所謂的「評書」就是在「說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評書」不僅具有豐富
的藝術養份、且其文化底蘊深厚無比,四大古典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包括《三國演
義》、《水滸傳》、《西遊記》都取材於說書先生的話本,而無數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
、傳奇人物,也都是透過說書先生的口,一代傳一代,進而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
典之作。在以往教育並不普及的時代,評書藝人同時扮演著傳頌歷史、教育群眾的重要角
色,而說書人往往一肚子學問,熟讀歷史、深諳民俗、通曉人情、精擅表演,不但一人一
台戲得引人入勝,還得旁徵博引,言之有物。
大陸評書藝術家田連元先生出生於曲藝世家,7歲開始登臺,17歲正式演出,1981年曾獲
大陸全國曲藝匯演一等獎。他首開「電視評書」之先河,他為電視台所錄製的《楊家將》
在八○年代播出時曾造成萬人空巷、大人小孩通通回家準時收看的驚人盛況。他的表演特
色鮮明、獨樹一幟,不止是「說」故事,而是一個人把故事給「演」出來,不管是楊家將
的一門忠烈、或是水滸傳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個個栩栩如生,以致於人們稱呼他「立體評
書王」!
累積四十多年的評書經驗,田連元對評書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現在大部分的評書家按著書
、或前人留下的書路子來說書,田連元不然,他說的每個故事都經過自己加工改造,也就
是二度創作!他說:「比如〈武松打虎〉,這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你說書,不可能說
成武松被老虎打死了!那是個沒有懸念的故事,但是人們為什麼還來聽?就是要聽聽『你
』(指說書人)怎麼把老虎給打死的!聽書,是聽細節!說書,就得對細節精雕細琢……
.評書是現場表演,觀眾什麼程度的都有,所以,說評書,就得用最淺顯、精練的語言-
不單為了最準確的表達,還必須有效地調動起觀眾所有的想像力!所以評書,是調動人們
想像力的藝術!」,而確實,每一開講,他那語言宛若畫家的畫筆、雕刻家的刀具,語到
則景至人入、境現意出,情節起伏懸宕、絲絲入扣,描述細膩傳神、動人心弦,不知不覺
間,你彷彿走入一幅水墨畫的捲軸裡,循著聲,探祕窺奇!不知所終!
這次來台,田先生已和觀眾見過面。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媒體記者看罷他的表演後寫道
:「短短十分鐘內一人分飾近十個角色,時而剛強正直、時而刻薄猥瑣、時而酩酊大醉,
進入劇情打鬥高潮時,六十六歲高齡的田大師竟然打拳、劈掌、揮刀、迴旋踢腿說來就來
、毫不含糊,令現場觀眾瞠目結舌、驚嘆連連」,而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的觀眾則是起立鼓
掌、向他致敬!
五月四日起,台北曲藝團在紅樓劇場「台北大碗茶」的演出,每場田連元都將說一段書,
段目包括他得獎的短篇評書經典作〈調寇〉、〈考御史〉等,〈調寇〉出自《楊家將》,
主角是寇準,田連元生動幽默的詮釋了一個內在耿直清廉外表老土的地方小官寇準突然被
升調中央擔任檢察長後,他如何調侃官僚文化、無畏強權維護正義與皇親國戚纏鬥的故事
,頗有托古喻今之意,值得細細品味。此外他還準備了綠林書經典《水滸傳》選段〈桃花
庄〉、〈楊志賣刀〉、〈石秀賣肉〉等,以饗觀眾!相關演出資訊請洽台北曲藝團:
(02)22345610或洽年代購票系統02-23419898。
--
在台北的街頭
我空著車後座
多了一頂安全帽
少了一雙手
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668393&itab=1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07-05-07T02:41
at 2007-05-07T02:41

By Faithe
at 2007-05-07T17:00
at 2007-05-07T17:00

By Jacob
at 2007-05-12T14:42
at 2007-05-12T14:42
Related Posts
演戲30年 李立群第一句詞:我是阿福

By Hazel
at 2007-05-03T00:30
at 2007-05-03T00:30
Re: 相聲與相聲劇的差別

By Kristin
at 2007-05-01T14:48
at 2007-05-01T14:48
相聲與相聲劇的差別

By Zanna
at 2007-05-01T11:11
at 2007-05-01T11:11
評書的藝術技巧

By Victoria
at 2007-04-29T21:15
at 2007-04-29T21:15
大陸國寶田連元 評書公演

By Andy
at 2007-04-29T18:22
at 2007-04-29T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