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心得 - 舞台劇
By Callum
at 2009-12-26T04:24
at 2009-12-26T04:2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itzou (Lawrence)》之銘言:
(前恕刪)
: 藝術創作除了(可能)是主觀的之外,
: 若要如你所說,大量地去考慮觀眾的觀感、或看不看得懂--
: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
: 我想也許就可能被削減或沒有了,
: 因為當更多觀眾說他們看懂、或甚至要把戲院改到國家戲劇院等大廳,
: 那也表示劇作是相當程度地向市場取向靠攏。
:
: 這就跟純文學(小說)的意思一樣,
: 想必那些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作品的小說
: 也有相當多的讀者會認為無法進入(觀看),
: 但難道這些作者就得要妥協而去寫大眾讀者都看得懂的作品嗎?
: 當作者如此進行時,它還會是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作品的小說嗎?
: --
想請問vitzou:
「小劇場性格」一詞,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看懂之後,就不能稱它為「小」劇場?
後文提到:
小劇場的邊緣性格使其演出更無拘限,
為何國家劇院下的劇場稱為「實驗」劇場?
這暗示有些作品可能並未成熟、而有著實驗性。
「邊緣性格」又是指什麼呢?
是題材很邊緣,社會底層釘子戶v.s.國家機器;
還是手法很邊緣,去語言、去敘事、去意義、去邏輯;
或是製作很邊緣,不希罕觀眾,沒有人也可以自己對著鏡子演?
「未成熟」聽起來更危險了,
是指其藝術美學無法被歸類,是新品種,有賴藝評先薦,普羅後隨;
還是排練不足、邏輯不通、畫虎類犬、無法自圓其說,得先回家施肥等熟透再出來叫賣?
以上純發問,只是試著臆測、確認vitzou所指為何,不全然代表我的立場。
(例如「藝術」是不是只有"藝評先薦,普羅後隨"這條路才是正道,我一直都還想不通。
文化養成、美學教育形塑觀眾胃口與挶限是一個問題;
學院、企業贊助、政治權威造就的認可和排斥,又各是新的問題。
"何謂藝術"真是千百年大哉問哪.../__\)
---
小劇場的「小」,就物質上是演出場地小、可容納觀眾數量少,票房壓力相對小;
不若大劇場(或說市民劇場),要面對的公約數那般大。
場地小,容易滿座,比起大劇場更有條件進行小眾的嘗試;
創作自由度相對高,能揀選、發揮的題材和手法就多元。
所以我們會對小劇場有這樣的期待:新穎、有趣、實驗性。
但這是否就能反過來證明說,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我認為是不能的。
因為劇場就是工作的一種,工作目的之一就是賺錢生活,需要觀眾買票進場。
(如果可以,還希望能養家...q_q)
因為劇場就是傳媒的一種,而且更奠基於觀眾當下的共鳴、交流與反饋。
在任一表演藝術中,這項需求(或說是表演藝術之所以成立的根本結構)
遠遠比其他現存藝術類型(文學、繪畫、雕刻、後製過的音樂、甚至是電影)還強烈。
觀眾本來就應該要看「懂」啊!不然買票買得多冤啊。
沒了觀眾還能有表演藝術嗎?
所以,我個人認為,小劇場所謂新穎、有趣、實驗,
仍要建立在觀眾能消化反芻的最低基礎上(無論知識性、美學形式),
而非看得懂你看、看不懂就拉倒。
當一劇團長年耕耘,廣受好評,便可能澱積固定市場;
在同質性高的觀眾群中,也更有基礎去做更天馬行空的創作。
(不慎亂入的新警察,就可能因此覺得被排擠。XD)
不過,有哪個劇團不想開發新觀眾?
新戲上檔,舊戲巡迴,一樣要面對新的群眾去交流呀。
是故,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這問題是不存在的。不能倒因為果。
(中恕刪)
: 於是,若你有心想支持、或喜愛看戲,
: 又不想花錢搞得自己霧煞煞一頭茫,不僅是「默默的看戲」--
: 也許在演出前、後得做些功課
: 來讓自己更容易進入那較為特殊、或邊緣界面的展演方式。
:
: 翻翻純文學類的作品、(後)現代的詩集小說等,
: 或涉及一些性別議題、
: 讓自己的思考更具意識或辯證態度;
:
: 或和身邊觀戲的友人一起討論,為什麼戲是這樣演的、
: 為什麼它和一般所印象的戲劇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 這些的討論,都能夠證明創作者絕不是「不知所云」。
: --
: 對於藝術,除了「很爛」的評語、
: 或一直認為「戲好像只是演給小劇場圈內人看」的抗拒心態,
: 一直將自己放在預設好的框架下,又怎能細膩的去欣賞一齣演出呢?
: 或說,為何是劇場得接受觀眾,而不是觀眾去進入劇場呢?
我同意看完表演需要做些事。
任何有誠意要交流的作品,都需要某些論述的爬梳、理解,
以及所思所感的分享、宣洩、甚至改革行動。
但看表演之前的"功課",我倒覺得有點見人見智。
得仰賴預習才能領略一絲絲的珍貴,那作品本身就有問題。
我比較贊成兼容有度的創作,畢竟我們都活在一個共時的當代。
雖然文化、語言、階級、美學類型之間的跨度或許會形成高門檻,
可我相信好作品還是有普遍性、有原型能掌握的。
與其說是在作品中幫助觀眾理解,毋寧說是在作品中建立交流。
我覺得好作品都應該要有"點",一些觀眾覺得可看的"點";
只要展演的過程中,觀眾被感動、被愉悅、被教育到了,
那作品就成功了。
太自以為是而沒有誠意的作品很可怕。
更可怕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話術宣傳。那才是(我)常覺被騙、很糟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則是眼高手低的執行力。
而這就是前述所謂"排練不足、邏輯不通、畫虎類犬、無法自圓其說"的部分了。
(不幸踩到這種地雷時,還真是很想請創作者回家種田呢...orz)
(後恕刪)
---
近日抓馬版的討論風氣真叫人動容啊啊啊啊啊啊~~~~ q_q
--
(前恕刪)
: 藝術創作除了(可能)是主觀的之外,
: 若要如你所說,大量地去考慮觀眾的觀感、或看不看得懂--
: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
: 我想也許就可能被削減或沒有了,
: 因為當更多觀眾說他們看懂、或甚至要把戲院改到國家戲劇院等大廳,
: 那也表示劇作是相當程度地向市場取向靠攏。
:
: 這就跟純文學(小說)的意思一樣,
: 想必那些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作品的小說
: 也有相當多的讀者會認為無法進入(觀看),
: 但難道這些作者就得要妥協而去寫大眾讀者都看得懂的作品嗎?
: 當作者如此進行時,它還會是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作品的小說嗎?
: --
想請問vitzou:
「小劇場性格」一詞,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看懂之後,就不能稱它為「小」劇場?
後文提到:
小劇場的邊緣性格使其演出更無拘限,
為何國家劇院下的劇場稱為「實驗」劇場?
這暗示有些作品可能並未成熟、而有著實驗性。
「邊緣性格」又是指什麼呢?
是題材很邊緣,社會底層釘子戶v.s.國家機器;
還是手法很邊緣,去語言、去敘事、去意義、去邏輯;
或是製作很邊緣,不希罕觀眾,沒有人也可以自己對著鏡子演?
「未成熟」聽起來更危險了,
是指其藝術美學無法被歸類,是新品種,有賴藝評先薦,普羅後隨;
還是排練不足、邏輯不通、畫虎類犬、無法自圓其說,得先回家施肥等熟透再出來叫賣?
以上純發問,只是試著臆測、確認vitzou所指為何,不全然代表我的立場。
(例如「藝術」是不是只有"藝評先薦,普羅後隨"這條路才是正道,我一直都還想不通。
文化養成、美學教育形塑觀眾胃口與挶限是一個問題;
學院、企業贊助、政治權威造就的認可和排斥,又各是新的問題。
"何謂藝術"真是千百年大哉問哪.../__\)
---
小劇場的「小」,就物質上是演出場地小、可容納觀眾數量少,票房壓力相對小;
不若大劇場(或說市民劇場),要面對的公約數那般大。
場地小,容易滿座,比起大劇場更有條件進行小眾的嘗試;
創作自由度相對高,能揀選、發揮的題材和手法就多元。
所以我們會對小劇場有這樣的期待:新穎、有趣、實驗性。
但這是否就能反過來證明說,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我認為是不能的。
因為劇場就是工作的一種,工作目的之一就是賺錢生活,需要觀眾買票進場。
(如果可以,還希望能養家...q_q)
因為劇場就是傳媒的一種,而且更奠基於觀眾當下的共鳴、交流與反饋。
在任一表演藝術中,這項需求(或說是表演藝術之所以成立的根本結構)
遠遠比其他現存藝術類型(文學、繪畫、雕刻、後製過的音樂、甚至是電影)還強烈。
觀眾本來就應該要看「懂」啊!不然買票買得多冤啊。
沒了觀眾還能有表演藝術嗎?
所以,我個人認為,小劇場所謂新穎、有趣、實驗,
仍要建立在觀眾能消化反芻的最低基礎上(無論知識性、美學形式),
而非看得懂你看、看不懂就拉倒。
當一劇團長年耕耘,廣受好評,便可能澱積固定市場;
在同質性高的觀眾群中,也更有基礎去做更天馬行空的創作。
(不慎亂入的新警察,就可能因此覺得被排擠。XD)
不過,有哪個劇團不想開發新觀眾?
新戲上檔,舊戲巡迴,一樣要面對新的群眾去交流呀。
是故,
假若今天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懂了小劇場,
那這劇場還有能稱之為「小」劇場的性格嗎?
這問題是不存在的。不能倒因為果。
(中恕刪)
: 於是,若你有心想支持、或喜愛看戲,
: 又不想花錢搞得自己霧煞煞一頭茫,不僅是「默默的看戲」--
: 也許在演出前、後得做些功課
: 來讓自己更容易進入那較為特殊、或邊緣界面的展演方式。
:
: 翻翻純文學類的作品、(後)現代的詩集小說等,
: 或涉及一些性別議題、
: 讓自己的思考更具意識或辯證態度;
:
: 或和身邊觀戲的友人一起討論,為什麼戲是這樣演的、
: 為什麼它和一般所印象的戲劇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 這些的討論,都能夠證明創作者絕不是「不知所云」。
: --
: 對於藝術,除了「很爛」的評語、
: 或一直認為「戲好像只是演給小劇場圈內人看」的抗拒心態,
: 一直將自己放在預設好的框架下,又怎能細膩的去欣賞一齣演出呢?
: 或說,為何是劇場得接受觀眾,而不是觀眾去進入劇場呢?
我同意看完表演需要做些事。
任何有誠意要交流的作品,都需要某些論述的爬梳、理解,
以及所思所感的分享、宣洩、甚至改革行動。
但看表演之前的"功課",我倒覺得有點見人見智。
得仰賴預習才能領略一絲絲的珍貴,那作品本身就有問題。
我比較贊成兼容有度的創作,畢竟我們都活在一個共時的當代。
雖然文化、語言、階級、美學類型之間的跨度或許會形成高門檻,
可我相信好作品還是有普遍性、有原型能掌握的。
與其說是在作品中幫助觀眾理解,毋寧說是在作品中建立交流。
我覺得好作品都應該要有"點",一些觀眾覺得可看的"點";
只要展演的過程中,觀眾被感動、被愉悅、被教育到了,
那作品就成功了。
太自以為是而沒有誠意的作品很可怕。
更可怕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話術宣傳。那才是(我)常覺被騙、很糟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則是眼高手低的執行力。
而這就是前述所謂"排練不足、邏輯不通、畫虎類犬、無法自圓其說"的部分了。
(不幸踩到這種地雷時,還真是很想請創作者回家種田呢...orz)
(後恕刪)
---
近日抓馬版的討論風氣真叫人動容啊啊啊啊啊啊~~~~ q_q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09-12-29T07:04
at 2009-12-29T07:04
By Carol
at 2009-12-31T22:13
at 2009-12-31T22:13
By Hedda
at 2010-01-05T13:09
at 2010-01-05T13:09
By Joe
at 2010-01-10T02:34
at 2010-01-10T02:34
By Catherine
at 2010-01-12T19:19
at 2010-01-12T19:19
By Tom
at 2010-01-16T22:36
at 2010-01-16T22:36
By Odelette
at 2010-01-21T09:48
at 2010-01-21T09:48
By Callum
at 2010-01-22T06:27
at 2010-01-22T06:27
By Sarah
at 2010-01-24T05:29
at 2010-01-24T05:29
By Elizabeth
at 2010-01-28T03:47
at 2010-01-28T03:47
By Iris
at 2010-02-01T14:17
at 2010-02-01T14:17
By Andy
at 2010-02-04T03:50
at 2010-02-04T03:50
By Mason
at 2010-02-04T19:56
at 2010-02-04T19:56
By Donna
at 2010-02-08T05:35
at 2010-02-08T05:35
By Frederica
at 2010-02-12T07:30
at 2010-02-12T07:30
By James
at 2010-02-13T12:54
at 2010-02-13T12:54
By Edwina
at 2010-02-15T22:47
at 2010-02-15T22:47
By Sandy
at 2010-02-19T19:32
at 2010-02-19T19:32
By Lydia
at 2010-02-20T10:32
at 2010-02-20T10:32
By Aaliyah
at 2010-02-24T12:51
at 2010-02-24T12:51
By Brianna
at 2010-02-28T10:38
at 2010-02-28T10:38
By Lily
at 2010-03-02T16:19
at 2010-03-02T16:19
By Doris
at 2010-03-06T13:22
at 2010-03-06T13:22
By Dora
at 2010-03-10T18:55
at 2010-03-10T18:55
By Lily
at 2010-03-14T06:21
at 2010-03-14T06:21
By Doris
at 2010-03-16T08:48
at 2010-03-16T08:48
By Enid
at 2010-03-18T08:43
at 2010-03-18T08:43
By Andy
at 2010-03-21T03:47
at 2010-03-21T03:47
By Ula
at 2010-03-24T07:35
at 2010-03-24T07:35
By Anonymous
at 2010-03-26T21:05
at 2010-03-26T21:05
By Zanna
at 2010-03-31T02:59
at 2010-03-31T02:59
By Noah
at 2010-03-31T21:41
at 2010-03-31T21:41
By Thomas
at 2010-04-05T12:46
at 2010-04-05T12:46
By Charlotte
at 2010-04-09T23:40
at 2010-04-09T23:40
By Delia
at 2010-04-14T22:01
at 2010-04-14T22:01
By Erin
at 2010-04-15T21:44
at 2010-04-15T21:44
By Aaliyah
at 2010-04-19T16:57
at 2010-04-19T16:57
By Megan
at 2010-04-21T09:03
at 2010-04-21T09:03
By Jacky
at 2010-04-22T12:47
at 2010-04-22T12:47
By Emily
at 2010-04-24T08:50
at 2010-04-24T08:50
By Agatha
at 2010-04-28T00:27
at 2010-04-28T00:27
By William
at 2010-04-29T22:53
at 2010-04-29T22:53
By Quintina
at 2010-04-30T01:55
at 2010-04-30T01:5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5-01T01:10
at 2010-05-01T01:10
Related Posts
北藝大冬季公演
By Megan
at 2009-12-26T01:14
at 2009-12-26T01:14
小劇團的關鍵能力、經營策略?
By Quanna
at 2009-12-26T00:39
at 2009-12-26T00:39
「音樂」要怎麼「劇」?《曙光劇團》音樂劇講座
By Kama
at 2009-12-25T23:31
at 2009-12-25T23:31
黃蝶南天舞踏團【惡之華】2010/1/1-2 밠…
By Lydia
at 2009-12-25T17:31
at 2009-12-25T17:31
看戲心得
By Emily
at 2009-12-25T11:54
at 2009-12-25T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