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偶然創造的~ - 編劇

By Poppy
at 2011-03-13T15:56
at 2011-03-13T15:56
Table of Contents
(註:本文現於movie板僅存於精華區 轉載已徵得作者同意)
作者: lennonyeh (藍儂) 看板: movie
標題: [討論] 經典是偶然創造的~
時間: Sun Jun 3 03:42:39 2007
原文刊載於http://blog.yam.com/lennonyeh/article/10312261
最近重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與《北非諜影》
(Casablanca),看完之後在網路上找一些資料與評論,發覺到這兩部經典作品
都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偶然地成為經典”。
《亂世佳人》的原著小說《飄》是Margaret Mitchell的作品。Mitchell在1926年時
因為腳受了傷,無法出門,她的先生就時常從圖書館借書給她看,讓她排遣無聊。
Mitchell的腳疾一直好不了,圖書館可看的書也被她的先生借得差不多了,她的先生
對她說:“沒書可借了,除非妳自己寫一本出來。”Mitchell自此開始編寫她極有興
趣的南北戰爭故事,一段亂世中的愛情故事。好玩的是,Mitchell在1929年完成了這
部著作,此時美國陷入了經濟大恐慌時期,Mitchell開始出門工作,沒再寫過任何小
說,她說:“因為腳好了,走路比寫作有趣。”之後,這本小說意外地被出版社挖掘,
成為暢銷書籍,並且被高價購買電影版權,改編成經典電影《亂世佳人》。郝思嘉與
白瑞德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費雯麗(Vivien Leigh)與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的演出塑造了這兩人不朽的形象。
《北非諜影》的原著是舞台劇本《Everybody Comes to Rick's》,這齣舞台劇的演出
計畫胎死腹中,反倒是被拍成了電影。這部電影的製作非常倉促,一邊拍攝一邊寫劇
本,所以每天導演、演員與工作人員都不知道第二天會拍攝什麼內容。劇本是由Epstein
兄弟起頭,Howard Koch接手,再由Epstein兄弟收尾,結局的最後一小段的對白還是
製片Hal B. Wallis親自寫的。電影未開拍之前,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認
為這只是一部俗濫的愛情片。開拍之後,英格麗褒曼(IngridBergman)覺得製作團隊
很混亂,導演跟編劇都在狀況外,電影一殺青,她就趕去她更想演的電影──《戰地
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的劇組報到。沒想到這部電影上映後,因為流暢
的劇情架構,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與音樂,以及愛國情操發酵的時空背景,大受觀眾
的歡迎,因而成為鮑嘉與褒曼的代表作,至今仍是令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電影。
--
狠角色影視工作室
Mean Machine Production Studio
http://blog.yam.com/lennonyeh
--
作者: lennonyeh (藍儂) 看板: movie
標題: [討論] 經典是偶然創造的~
時間: Sun Jun 3 03:42:39 2007
原文刊載於http://blog.yam.com/lennonyeh/article/10312261
最近重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與《北非諜影》
(Casablanca),看完之後在網路上找一些資料與評論,發覺到這兩部經典作品
都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偶然地成為經典”。
《亂世佳人》的原著小說《飄》是Margaret Mitchell的作品。Mitchell在1926年時
因為腳受了傷,無法出門,她的先生就時常從圖書館借書給她看,讓她排遣無聊。
Mitchell的腳疾一直好不了,圖書館可看的書也被她的先生借得差不多了,她的先生
對她說:“沒書可借了,除非妳自己寫一本出來。”Mitchell自此開始編寫她極有興
趣的南北戰爭故事,一段亂世中的愛情故事。好玩的是,Mitchell在1929年完成了這
部著作,此時美國陷入了經濟大恐慌時期,Mitchell開始出門工作,沒再寫過任何小
說,她說:“因為腳好了,走路比寫作有趣。”之後,這本小說意外地被出版社挖掘,
成為暢銷書籍,並且被高價購買電影版權,改編成經典電影《亂世佳人》。郝思嘉與
白瑞德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費雯麗(Vivien Leigh)與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的演出塑造了這兩人不朽的形象。
《北非諜影》的原著是舞台劇本《Everybody Comes to Rick's》,這齣舞台劇的演出
計畫胎死腹中,反倒是被拍成了電影。這部電影的製作非常倉促,一邊拍攝一邊寫劇
本,所以每天導演、演員與工作人員都不知道第二天會拍攝什麼內容。劇本是由Epstein
兄弟起頭,Howard Koch接手,再由Epstein兄弟收尾,結局的最後一小段的對白還是
製片Hal B. Wallis親自寫的。電影未開拍之前,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認
為這只是一部俗濫的愛情片。開拍之後,英格麗褒曼(IngridBergman)覺得製作團隊
很混亂,導演跟編劇都在狀況外,電影一殺青,她就趕去她更想演的電影──《戰地
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的劇組報到。沒想到這部電影上映後,因為流暢
的劇情架構,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與音樂,以及愛國情操發酵的時空背景,大受觀眾
的歡迎,因而成為鮑嘉與褒曼的代表作,至今仍是令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電影。
--
狠角色影視工作室
Mean Machine Production Studio
http://blog.yam.com/lennonyeh
--
Tags:
編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十年的旋律】

By Queena
at 2011-03-11T23:44
at 2011-03-11T23:44
魔幻有頂天》人生絕望之前,我們還有三谷幸喜

By Agatha
at 2011-03-11T16:36
at 2011-03-11T16:36
魔幻有頂天》超凡入聖的「事件之王」三谷幸喜

By Ida
at 2011-03-11T16:36
at 2011-03-11T16:36
魔幻有頂天》編而優則導王牌喜劇編劇三谷幸喜

By Mary
at 2011-03-11T16:35
at 2011-03-11T16:35
第八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 得獎名單

By Lily
at 2011-03-11T01:46
at 2011-03-11T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