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家」— 《橫山家之味》 - 電影

By Freda
at 2009-04-20T13:58
at 2009-04-20T13:58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http://weitzern.pixnet.net/blog/post/23688953
------------------------------------------------------
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
影片年份:2008
出品國:日本
語言:日語
導演:是枝裕和
演員:阿部寬、夏川結衣、樹木希林、寺島進
橫山家每年固定聚會的時間,除了新年就是大哥的忌日,這一
天,大姐千波一家早已在老家陪伴獨居的年邁雙親,老么良多
也帶著妻和繼子一同返鄉。
這天對良多來說,看似平淡,卻隱隱有麼在底下醞釀翻滾,只
是他裝作沒看見……。
數年後良多回憶道:「等我真的搞清楚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
往後翻了好幾頁,再也無法回頭挽救什麼。因為,那時候,我
已失去了我的父母。」
「……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裡,如果我還有得到一點什麼,
那應該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
這陣子在上社會學發展史剛好上到日本的部份,文獻提到,關於
「家」的研究是日本社會學的重要特色,而社會學反映著歷史發
展和社會脈動,才讓我注意到,不少日本電影都會特別探討「家
」的形構,或者以家為基本單元或架構來鋪陳整個故事。立即浮
現的,除了兩年前的《紀子.出租中》(紀子的食桌)之外,就
是最近看的《橫山家之味》和《東京奏鳴曲》了,就從比較早上
映的《橫山家之味》開始吧。
雖然電影裡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但隨著故事的開展,可以看見
每個角色最細緻的部份。從母親切菜的聲音到畫面,母親自成一
派的插花和自成一流的菜色帶出橫山家特有的味道,橫山「家」
的核心是母親,自尊心高的父親、預定繼承家業卻早么的優秀長
子、嫁出去的長女、活在兄長陰影下的次子,「橫山家」相當地
平凡卻真實。
做母親的永遠放不下孩子,不停地叨念,已為人母的長女,回到
母親身邊仍不時撒嬌,與父親有心結又失業,回家不甘不願的次
子良多,期待兒女回家,卻裝作不在意的老父,良多新婚,妻子
是喪偶的單親媽媽,帶著繼子純史,他一方面擔心失業被老爸發
現,一方面擔心父母對妻子的觀感,對純史又有那麼點不知所措
……。
良多的大哥因為舊了溺水的少年而死,轉眼間,當時的少年已成
了沒有出息成年人,每年到橫山家接受折磨,老父怨恨他:「這
樣的人憑甚麼代替我優秀的兒子活下去?」
而母親隨及透露她對他的怨恨與不甘,誤以為黃蝶是長子的靈魂
,在房間裡拼命想抓到他,才讓人發現「感情是不會消失的,它
伴隨著時間沈澱、混濁,最終甚至遮蔽了時間的流動。」
長女想要就近照顧父母,母親良多能搬回來同住,老父希望有人
繼承家業,良多想早日「獨立」,妻子希望橫山家接受純史,每
個人的心中想望不同,卻不是人人都能實現。
母親想與良多同住,說出口的卻只有「想搭兒子的休旅車」,頑
固的父親傷痛長子的死亡,卻也渴望拉近與次子的距離,所以每
次都講棒球的話題,卻不知次子早就不看棒球了。良多一家離開
的時候,嚴肅的父親感嘆又期待地說:「下次見面,約莫是過年
的時候吧。」而在巴士上的良多及妻子卻是覺得,回來好累,下
次當天來回吧。
最後房子裡崩落的磁磚沒有修補,母親沒有等到兒子的休旅車,
父親沒能與子孫看場棒球,一步一步,時光不停流走,橫山家仍
在,卻再也不是過往的橫山家。
《橫山家之味》是那種會讓人回想而後滿溢的電影,或許就是太
真實了,反而讓人心酸。就是因為家族的羈絆,所以某些疙瘩經
年累月地,無法去除,真正的想望無法訴說,真正的思念永不磨
滅。
最後或許可用「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一」總結吧。
雖然已經看一陣子了,卻愈想愈感動,昨天去長春看《東京奏鳴
曲》的時候,發現《橫山家之味》仍在上映中,推薦給大家。
延伸閱讀:社會單元的崩解:園子溫《紀子.出租中》
http://weitzern.pixnet.net/blog/post/10658465
註:以上圖片出自開眼電影網,引文出自《橫山味之家》原著小
說的節錄讀本,小說自良多的回憶開始,原文如下:
「雖然當時父母都已超過七十歲了,但那時候我父母都還健在。
我當然知道他們遲早有一天會走,但那也只是『遲早』」,我還
無法具體地想像失去父母到底會是怎樣的狀況。而關於我要講的
那一天,其實也沒有發生什麼決定性的事件,但是我隱隱地感覺
到,許多事情已經在水面下悄悄醞釀,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裝作
什麼都不知道。直到我搞清楚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往後翻了好
幾頁,再也無法回頭挽救什麼。因為,那時候,我已失去了我的
父母。」
「感覺上,從那以後以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當初若是這麼做的話
、或是現在的我能在多做些什麼……,這類的感傷,至今仍會不
時地襲上我心頭。感情是不會消失的,它伴隨著時間沈澱、混濁
,最終甚至遮蔽了時間的流動。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
說我還有得到一點什麼,那應該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一種近似於認命的教訓吧。」
--
------------------------------------------------------
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
影片年份:2008
出品國:日本
語言:日語
導演:是枝裕和
演員:阿部寬、夏川結衣、樹木希林、寺島進
橫山家每年固定聚會的時間,除了新年就是大哥的忌日,這一
天,大姐千波一家早已在老家陪伴獨居的年邁雙親,老么良多
也帶著妻和繼子一同返鄉。
這天對良多來說,看似平淡,卻隱隱有麼在底下醞釀翻滾,只
是他裝作沒看見……。
數年後良多回憶道:「等我真的搞清楚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
往後翻了好幾頁,再也無法回頭挽救什麼。因為,那時候,我
已失去了我的父母。」
「……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裡,如果我還有得到一點什麼,
那應該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
這陣子在上社會學發展史剛好上到日本的部份,文獻提到,關於
「家」的研究是日本社會學的重要特色,而社會學反映著歷史發
展和社會脈動,才讓我注意到,不少日本電影都會特別探討「家
」的形構,或者以家為基本單元或架構來鋪陳整個故事。立即浮
現的,除了兩年前的《紀子.出租中》(紀子的食桌)之外,就
是最近看的《橫山家之味》和《東京奏鳴曲》了,就從比較早上
映的《橫山家之味》開始吧。
雖然電影裡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但隨著故事的開展,可以看見
每個角色最細緻的部份。從母親切菜的聲音到畫面,母親自成一
派的插花和自成一流的菜色帶出橫山家特有的味道,橫山「家」
的核心是母親,自尊心高的父親、預定繼承家業卻早么的優秀長
子、嫁出去的長女、活在兄長陰影下的次子,「橫山家」相當地
平凡卻真實。
做母親的永遠放不下孩子,不停地叨念,已為人母的長女,回到
母親身邊仍不時撒嬌,與父親有心結又失業,回家不甘不願的次
子良多,期待兒女回家,卻裝作不在意的老父,良多新婚,妻子
是喪偶的單親媽媽,帶著繼子純史,他一方面擔心失業被老爸發
現,一方面擔心父母對妻子的觀感,對純史又有那麼點不知所措
……。
良多的大哥因為舊了溺水的少年而死,轉眼間,當時的少年已成
了沒有出息成年人,每年到橫山家接受折磨,老父怨恨他:「這
樣的人憑甚麼代替我優秀的兒子活下去?」
而母親隨及透露她對他的怨恨與不甘,誤以為黃蝶是長子的靈魂
,在房間裡拼命想抓到他,才讓人發現「感情是不會消失的,它
伴隨著時間沈澱、混濁,最終甚至遮蔽了時間的流動。」
長女想要就近照顧父母,母親良多能搬回來同住,老父希望有人
繼承家業,良多想早日「獨立」,妻子希望橫山家接受純史,每
個人的心中想望不同,卻不是人人都能實現。
母親想與良多同住,說出口的卻只有「想搭兒子的休旅車」,頑
固的父親傷痛長子的死亡,卻也渴望拉近與次子的距離,所以每
次都講棒球的話題,卻不知次子早就不看棒球了。良多一家離開
的時候,嚴肅的父親感嘆又期待地說:「下次見面,約莫是過年
的時候吧。」而在巴士上的良多及妻子卻是覺得,回來好累,下
次當天來回吧。
最後房子裡崩落的磁磚沒有修補,母親沒有等到兒子的休旅車,
父親沒能與子孫看場棒球,一步一步,時光不停流走,橫山家仍
在,卻再也不是過往的橫山家。
《橫山家之味》是那種會讓人回想而後滿溢的電影,或許就是太
真實了,反而讓人心酸。就是因為家族的羈絆,所以某些疙瘩經
年累月地,無法去除,真正的想望無法訴說,真正的思念永不磨
滅。
最後或許可用「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一」總結吧。
雖然已經看一陣子了,卻愈想愈感動,昨天去長春看《東京奏鳴
曲》的時候,發現《橫山家之味》仍在上映中,推薦給大家。
延伸閱讀:社會單元的崩解:園子溫《紀子.出租中》
http://weitzern.pixnet.net/blog/post/10658465
註:以上圖片出自開眼電影網,引文出自《橫山味之家》原著小
說的節錄讀本,小說自良多的回憶開始,原文如下:
「雖然當時父母都已超過七十歲了,但那時候我父母都還健在。
我當然知道他們遲早有一天會走,但那也只是『遲早』」,我還
無法具體地想像失去父母到底會是怎樣的狀況。而關於我要講的
那一天,其實也沒有發生什麼決定性的事件,但是我隱隱地感覺
到,許多事情已經在水面下悄悄醞釀,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裝作
什麼都不知道。直到我搞清楚的時候,我的人生已經往後翻了好
幾頁,再也無法回頭挽救什麼。因為,那時候,我已失去了我的
父母。」
「感覺上,從那以後以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當初若是這麼做的話
、或是現在的我能在多做些什麼……,這類的感傷,至今仍會不
時地襲上我心頭。感情是不會消失的,它伴隨著時間沈澱、混濁
,最終甚至遮蔽了時間的流動。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
說我還有得到一點什麼,那應該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一種近似於認命的教訓吧。」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09-04-23T11:03
at 2009-04-23T11:03

By Rachel
at 2009-04-25T18:06
at 2009-04-25T18:06

By Irma
at 2009-04-25T23:25
at 2009-04-25T23:25
Related Posts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有雷)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4-19T22:31
at 2009-04-19T22:31
贖罪之旅 ─ <超級大國民>

By Rae
at 2009-04-18T21:32
at 2009-04-18T21:32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給所有不酷的人

By Eden
at 2009-04-17T13:49
at 2009-04-17T13:49
東京奏鳴曲

By Jack
at 2009-04-17T00:13
at 2009-04-17T00:13
過時的即刻救援

By Jessica
at 2009-04-16T11:57
at 2009-04-16T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