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世界與夢幻異境──奎式兄弟的動畫藝術 - 動畫電影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06-09-10T22:12

Table of Contents

2006.9.2.中國時報 、 2006.9.3.中國時報

迷宮世界與夢幻異境──奎式兄弟的動畫藝術
郭力昕  

在這座人才貧瘠的城市裡,人的本能無法湧現,任何幽暗、特殊的熱情,亦無法被喚醒。
「鱷魚街」是我們這城市對現代性與都會敗壞的一種讓步。此地的不幸在於,這裡未曾
成過任何事,也未曾得到過任何明確的結論。顯然,我們只能提供一些從去年報紙模版上
剪下的拼貼攝影之類的紙板模仿品。顯然我們拿不出更好的東西。
──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


奎氏兄弟(The Quay Brothers)1986年的經典作品「鱷魚街」(Street of Crocodiles
),改編自波蘭作家舒茲的同名短篇小說。在這部被名導演Terry Gilliam選為影史
十大動畫影片之一的作品結尾,畫面上出現並旁白了舒茲這段文字。它似乎變成了一則
預言、甚或咒語,反諷地成為才華橫溢的奎氏兄弟與資質一般的動畫創作者的某種對照。

孿生兄弟史蒂芬與提摩西.奎(Stephen and Timothy Quay),1970年代初在倫敦的
皇家藝術學院(RCA)學習,並開始創作動畫短片。三十餘年來,除了質量豐富的動畫
長短片之外,奎氏兄弟的創作生產範疇極廣,包括劇場與歌劇的舞台美術設計(例如,
為伊歐涅斯柯「椅子」的舞台設計,曾入圍東尼獎)、電視廣告片、MTV、參與劇情片裡
的動畫製作(例如,在Frida/「揮灑烈愛」一片裡的動畫部分,即出自奎氏兄弟之手)
;他們的短片也跟作曲家合作,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做現場演出。

但奎氏兄弟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還是他們最集中而突出的藝術成就:停格偶動畫創作。
在這些早已成為動畫經典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奎氏動畫藝術的核心特質與影像
美學:對人偶的特殊喜愛;非敘事的、碎片化的影像呈現;對細節的微觀、放大與鏡頭
運動;浸淫在東(中)歐藝術氛圍下的濃厚文學性;以及,對夢境與迷宮效應的迷戀,
和對陰暗、腐敗、甚至殘酷世界之神秘魅力的持續追索。

奎氏對偶動畫的偏愛與著迷,是饒富趣味的。在一次接受Andre Habib的訪談裡,奎氏
認為人偶、尤其不使說話的人偶,在動畫影片裡,能夠創造一股不安的、如同咒語般的
魅力與他性(otherness)氣質。他們覺得將人偶配上真人的聲音是個錯誤,因為人偶
將役於這個配音,且變得過於可親可愛,而無法開啟它們本身具有的一片奇異宇宙。
因此,雖然奎氏也在迪士尼動畫的餵養裡成長,他們卻堅定的擺脫了這種寫實式的角色
塑造與演員配音概念。在動畫創作裡,奎氏希望人偶能夠盡量從人的控制中解放出來,
而散發出某種獨特的生命氣味。在「斯凡克梅耶的小屋」和「鱷魚街」裡,我們可以看到
作者賦予這些人偶的內在生命和主體意義。奎氏兄弟曾說,「我們給予人偶的尊敬程度,
就像其他導演對待他們的演員一樣」。

奎氏的人偶美學,也在他們非敘事的與注重細節的場面調度、鏡頭運動等影像美學上展開
。奎氏動畫影像裡的如夢似幻,或超現實主義式的冷酷異境,建築在他們穿梭、跳接於
細微末節之場景轉換與迷炫效果。奎氏喜歡一種聯想式的、而非線性敘事的視覺語言,
其中充滿了如詩一般豐富精細的隱喻。「我們總是執迷於生命中非邏輯、非理性的東西,
」奎氏兄弟說,「因此,我們不只從敘事的角度思考創作,更對藏匿於敘事背後那些
『括弧』裡的(心理的、潛意識的)東西感興趣」。

最明顯的一種影像美學表現,即是以特寫鏡頭與低調光線所產生的小景深裡,進行對焦、
變焦、失焦的運用。特寫鏡頭將場景、人偶的細節纖毫畢現,但也同時將中景與背景
置於嚴重失焦之中,成為陰暗渾濁的區域。在這種快速轉變聚焦位置的鏡頭運動下,
畫中的人偶,以及畫外的觀眾,都失掉了對既有空間的方位感,而出現迷宮效應。
奎氏的這個影像美學,其實深含寓意:我們必須時常提醒自己,在這個宇宙裡,我們從
明亮處或清晰處,究竟得到多少對生命的理解,而又有多少是被我們遺忘在陰暗處、
從未被開啟過呢?



奎氏兄弟的動畫藝術啟蒙、素材或靈感來源,受到東歐/中歐藝術家的影響極大。
捷克動畫家斯凡克梅耶(Jan vankmajer)、特隆卡(Jiri Trnka)等大師,尤其前者,
是他們的啟蒙者。在文學上,舒茲、卡夫卡、瑞士作家瓦爾瑟(Robert Walser),
尤其是奎氏創作直接或間接取材的泉源。音樂上,他們長期與波蘭作曲家Leszek Ja
nkowski合作,電影上則特別鍾情塔科夫斯基、布紐爾、和俄國導演蘇古諾夫
(Aleksandr Sukurov)。從這些藝術家的特質裡,我們不難理解出生於美國賓州、
但生活並創作於陰鬱多雨的倫敦的奎氏兄弟,何以作品氣質上如此之東歐;而其超現實
美學與布紐爾的某些趣味相投,其畫質紋理或暗部光線與蘇古諾夫的相似脈搏,亦躍然
影片之上了。
  
無論從這些文學家的作品裡摘取的片斷神髓,或者在自己的影像美學裡創造的迷宮與夢境
,奎氏兄弟從「一塊骯髒的玻璃窗格」下、和居於暗室中的那種禁閉感中,揭露給我們的
,是在荒誕、敗壞、冷酷、和黑色幽默裡,如鬼魅或謎語般的神秘吸引力。

此次動畫影展選映的奎氏兄弟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的幾組代表作品裡,我個人
極喜愛的「梳子」(The Comb,1991),就帶有這樣的吸引力。根據瓦爾瑟原作改編的
這部稱之為「童話故事」的作品,如同其他經典,帶有一種強烈劇場性的殘酷、超現實
風格;但是,在片中睡覺的女子(真人演員)與動畫元素間的各種細緻動作、神情、場景
安排,卻又以極為簡約的手法,呈現了一個非常含蓄溫婉的情色視覺藝術,高明之至。
  
其實,奎氏兄弟本身即是如同謎語般存在的藝術家。訪問過這對孿生兄弟的人,都經驗到
他們帶著某種荒謬感的奇特答問方式:兩兄弟總是相互替對方講完另一位說了一半的句子
,好像兩人的思想、意志、靈魂完全臍帶相連,相容相屬,相互投射。他們的個人精神
世界,是如此的神秘晦澀、又極其敏銳地在他們的動畫作品裡,精細幽微的呈現著。
  
如果我們厭煩了迪士尼動畫世界裡的色彩、造型,和過度地黑白善惡二分到相當虛假
的那些「真善美人物」、和那些情節分明的敘事方式的話,我們就格外不該錯過奎氏兄弟
。他們的陰暗幽微的世界,將撞擊著觀者,要我們以視覺經驗,感知、甚至「觸摸」細微
複雜之生命經驗與心理真實,因而開始更了解自己,與周遭的荒謬世界。



--

All Comments

足智多謀【嘰哩咕與野獸】聰明更勝柯南!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6-09-10T22:01
http://tw.movie.yahoo.com/nstory.html?id=2185 法國也出了一個「柯南」?!其實他的身材比柯南還小,但智商卻一點不輸給柯南, 他的名字就叫「嘰哩咕」! 今年的台灣國際動畫影展以這部在法國創下近五億台幣票房佳績、廣受好評的動畫電影【 嘰哩咕與野獸】作為開幕片,所有場 ...

《野蠻任務》獅爸尋子 《熊的傳說2》人熊戀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6-09-10T21:57
2006.9.2.蘋果日報 李世珍╱綜合報導 動畫電影總是令大人小孩喜愛,迪士尼出品的《野蠻任務》(The Wild)與《熊的傳說2》 (Brother Bear 2)分由動物獅子與棕熊當主角,各有奇遇,故事引人入勝。 松鼠當軍師 《野》片描述紐約市立動物園的小獅子雷恩被帶離動物園,心急如焚的獅爸爸山 ...

Ga-nime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6-09-09T02:02
看到這次影展的百年幻影(fantascope tylostoma)和貓町,有點納悶~~ 這兩部作品多以靜止畫呈現,不像and#34;動畫and#34;~ 一查之下,原來都是出自日本東映與幻冬舍合作,號稱and#34;Ga-nimeand#34;(畫-nime)的 作品... 官網:http://www.gan ...

傳奇幕後推手~華特‧迪士尼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06-09-08T11:39
這場翻譯真的是爛斃了 爛! 一開始以為是我自己分心眼花 後來一句: 真實的改變了一些的自我 我才發現 翻譯的傢伙是智障 真的 後來最經典的~~ 迪士尼本人有一個奇怪的and#34;兔子and#34; and#34;兔子and#34;? 是兔子奧斯華嗎? 不 該原句是~~ 迪士尼本人有 ...

傳奇幕後推手~華特‧迪士尼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6-09-07T05:36
影片本身還好;但真是頭一回在電影院看到大陸盜版dvd等級的破爛字幕。 就奇觀的層面來說,其實很值得推薦.... 明顯是大陸翻譯轉繁體的產品(到處都是「裏」), 而且原稿品質非常低劣,若主句包含兩個以上的修飾子句就一定會翻錯, 真的是只比翻譯軟體好一點點。 經典畫面之一: 影片出現偷襲珍珠港的畫面,配上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