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六)希斯萊傑的變態 - 電影
By Zanna
at 2011-03-13T00:42
at 2011-03-13T00:42
Table of Contents
在<開戰時刻>構築了新版蝙蝠俠的世界觀之後,顯然諾藍兄弟決定深入辯證
關於超級英雄的問題:
法外正義的蒙面英雄到底可以走到什麼地步?
前面提到蝙蝠俠的中心理念,「以暴制暴,絕不殺人」到了<黑暗騎士>進入
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個人是認為其實在<開戰時刻>中,編導對於「以暴
制暴,絕不殺人」的原則其實觀念上還沒完備,才會出現蝙蝠俠最後說:「我
可以不殺你,但我也可以選擇不救你」這樣的話,與在<黑暗騎士>中的表現
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但或許我們也可以說,蝙蝠俠說出這樣的話,也正反映了
他才剛出茅廬,很多事情還在摸索的階段、許多事情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底限
在哪。
顯然對於這個問題就需要有人來逼迫布魯斯韋恩探底,蝙蝠俠宿命的對手「小
丑(Joker)」成為了極佳的反派選擇。
麻煩的是,當年傑克尼克森所演出的小丑在影史上已經算是個經典反派了,要
用同樣的角色演出必定會被拿放大鏡來徹底檢視,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無情的
砲轟批評。原本在漫畫中的小丑是怎樣我不太清楚,然而傑克尼克森將小丑那
種歇斯底里、瘋狂、神經質、笑笑的殺人、不寒而慄的搞笑特質詮釋的恰到好
處,既不會太過卡通化,又透漏著一股悲哀的感覺~之後的瘋狂反派還有卡通
裡的反派幾乎都脫離不了這前任小丑的影子了;而此後戲劇作品中凡是有小丑
扮像的角色出現,十之八九都是反派,原本用來搞笑的馬戲團小丑已經從此被
扭曲變調了(扭)。
可想而知,要挑戰這個影史上少數的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是多麼嚴峻的
任務。顯然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不是個害怕比較和挑戰的人。或者是劇情上的
需求選了這小丑和雙面人這兩個反派角色,這兩個角色塑造上的確是成功了。
話說回來,以之前的劇情來看,蝙蝠俠中反派的犯罪計畫看起來其實都不是那
麼邪惡恐怖,有的要當市長還要殺光市內所有的長子,有的要冰凍整個城市,
有的只是想要吸乾大家的腦力成為最聰明的人,女性反派都只有一個目的『復
仇』,更甚者,像舊版雙面人一樣整部片看完,觀眾仍然完全不知道雙面人真
正的目的到底是想要做什麼?感覺都像是卡通裡反派會做的事情,而像我這種
卡通看多的人就不覺得有多可怕也不邪惡,而相信在這個口味越來越重的時代
,以上這種程度的反派陰謀根本也不會讓大家有什麼恐怖感。
相較之下新一代蝙蝠俠裡面的反派真的是務實多了~影武者集團和稻草人想要
讓高譚市跟中華職棒一樣大立大破、雙面人要報仇、而小丑....小丑他只是想
看這個世界陷入混亂。不過說實在的,看了好幾次「黑暗騎士」個人對於小丑
的想法算是頗能理解(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塊黑黑的東西),然而要是
小丑所有想做的事情都達成的話,那他到底實現了什麼目的?這實在是不知道
,只能說他根本從頭到尾就是衝著蝙蝠俠而來的,沒有別的想法,就是看不爽
蝙蝠俠,想盡辦法要搞爆他,順便搞爆這個城市,甚至說不定編導也沒想說他
到底要幹嘛,只是將他們自己內心想要搞破壞的那一塊念頭寫出來而已~
也是看了好幾次之後突然想到:以這兩個角色互補程度來看,要是結局來個大
翻盤,說小丑其實也是布魯斯韋恩,只是因為他壓力太大,分裂出另一個精神
....好像也說得過去~只是一些畫面的處理上改一下倒是了...
而「黑暗騎士」劇本強大的地方就在於:不但裡面的小丑想法、行徑和角色設
定完全跟蝙蝠俠互補,甚至角色描寫的結構上可以和提姆波頓版的「蝙蝠俠」
劇情互補。「蝙蝠俠」裡面不著墨於描寫蝙蝠俠的形成,卻對於「小丑」這個
角色的來龍去脈交代的一清二楚。「黑暗騎士+開戰時刻」則是完全顛倒,觀
眾們始終不知道這個「跳樑小丑」(誤)倒底是打哪來的?又想要幹什麼?根本
沒有所謂的「過去」。
杯麵系列中的前後任小丑,兩者同樣展現了瘋狂,卻又瘋的截然不同。傑克尼
克森將小丑演的邪惡有趣又悲哀;希斯萊傑版的小丑則是挖出人們內心道德淪
喪的黑暗。
當年公布新任小丑尤希斯萊傑擔綱的時候,其實出現不少懷疑的聲音,尤其是
杯麵迷大都認為小丑在怎麼演也脫不了傑克尼克森的影子,而不看好希斯萊傑
的演出。然而沒有人預料到新版小丑竟然可以這樣的突破,顯然編、導、演找
到了這個角色的「完全體」。小丑對蝙蝠俠說「嘿嘿哈哈....你根本沒有任何
東西可以威脅我」那一幕,當時在戲院裡察覺到全場觀眾都眼睛瞪大著釘死在
座位上的時候,就瞭解到一個新經典反派誕生了。
在<黑暗騎士>中,小丑自稱是「混沌使者(Agent of Chaos)」,宣稱「自己
是個沒有計畫的人,只是愛看這個世界陷入混亂」,但顯然的,在所有角色中
,小丑才是計畫最周詳的人,並且相當聰明地會在計畫中順應時勢加入一些調
整和改變(不然最後怎麼拿到黑幫一半的錢)。而他要做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
夠阻擋得了,除了炸船計畫的每一件事 ---殺法官、殺局長、賺黑幫的錢、殺
女主角、掌控黑幫...可說是一環扣著一環,一計不成還有另外一計,通通都辦
到了。小丑一開始就是衝著杯麵來,然而杯麵一開始完全不把它當一回事,當
他只是個「跳樑小丑」專心對付黑幫。劇情一直走到大約40分鐘的地方(偽蝙蝠
俠被吊死那邊)布魯斯韋恩才終於肯認真面對小丑這個角色。然而小丑就像是天
災瘟疫一樣,蝙蝠俠和高登能做的只是「處理善後」和「降低傷亡」而已。相
信看到女主角被炸死,小丑乘著警車,以他骯髒掉妝噁心的臉,迎著風奔馳在
市區內的那一幕之後,很多人的反應應該是相當傻眼,完全搞不懂這部片最後
會怎麼收尾吧?
就如同劇中小丑對蝙蝠俠所說的「你造成了改變,而你我都知道,這一切都無
法回到以前那樣了。」小丑在本集裡造成的改變一樣,令杯麵在也無法回頭了
...蝙蝠俠不是超人,女主角一死便救不回來了,布魯斯韋恩就徹底失戀了;也
讓本片成為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罕見的「開放式悲劇」結尾。另一部有類似收尾
的好巧不巧,就是舊版的<蝙蝠俠大顯神威>。一樣是「女主角 V.S 更重要的
人」的二選一老套問題,藉由「小丑」這個角色,本片碰觸了以往避重就輕的
禁忌,還給了一個血淋淋的答案,更悲慘的是,蝙蝠俠兩個都沒救到...或許這
才是真實世界會碰到的情形吧?
然而在本片寫實的設定中,「小丑」才是片中最超現實的存在,小丑的「Plan」
才是劇中漏洞最多、最不合理也最不可能實現的計畫。而嚴格來說,我認為這
些不合理甚至已經損害到劇本的精神。畢竟<黑暗騎士>是要「力求真實」,
但小丑的一切大量武器設備竟然都追蹤不到,好像就憑空出現,要炸人的時候
才找得到~而像炸醫院、搶大樓等...這些大規模的計畫在事情竟然完全不著痕
跡實在是太不合理。然而一切都被強大的劇本、和希斯萊傑得強大的演技掩蓋
過去。
列舉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幕,小丑在黑幫會議現身、兩次拿刀威脅人講故事、
在偵訊室裡面的戲、病房裡扮成小護士、醫院外面炸彈沒爆把玩引爆器、最後
被倒吊在空中;從一個眼神的一動、一次得舔嘴挑舌、一句話的語調發音,到
那浮躁歲動的舉止,希斯萊傑眼到讓人以為真的有<小丑>這種人存在,好像
他不是在演,而是在模仿某個真的存在的人的行為一般。每當小丑一出場,所
有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令人全神貫注在他的一舉一動上面,注意他說的一
字一句,忘了去懷疑其合理性;觀眾們的理智也一步一步被影響、逼迫、失去
判斷、分不清真假。或許我們可以說,劇情的不合理,更凸顯了這個角色的成
功。題外話,當初有人認為希斯萊傑的死是因為演小丑入戲太深才發狂自殺,
個人是認為不可能,要是真的入戲太深希斯萊傑應該是變成破壞狂人或是失控
的犯罪,而不是整日搞的憂鬱自殺好唄~
相形之下,另一位反派「雙面人」的鋒芒就被蓋掉許多,我認為主要是哈維丹
特變成雙面人之後戲份太少,觀眾雖然了解他的憤怒,但是沒啥機會展現就死
了,以致於有人猜測雙面人在下一集還會出現。為什麼好好一個雙面人會變成
這樣?我想是因為片長的考量XD,編導當年沒有預料到觀眾看完兩個多小時之
後還不覺的疲累、意猶未盡吧??
跟舊作<蝙蝠俠3:永遠的蝙蝠俠>就沒什麼好比較的了,因為舊電影版的雙面人
實在是沒什麼大腦、更沒什麼特色,膚淺的劇本浪費了一個好演員、也浪費了
一個好角色。倒是對於雙面人養成的過程又和舊版做了一個互補-舊版幾乎沒
有對雙面人的出身有啥交代,只是一幕電視跟一兩句對話就帶過了,<黑暗騎士
>就對哈維丹特入魔的過程鉅細靡遺地做了描述。
最終小丑大獲全勝,大家都忘了他要拿一半黑錢的時候,才發覺一切照他的計
畫拿到了;好人幾乎都被他逼得淪陷,行為越是正派,就淪陷得越深:高登不
得不追捕他唯一可以信任的正義夥伴;蝙蝠俠不惜犯規監控整個城市,還要被
污名化;白色騎士整個入魔。片尾蝙蝠俠騎著機車背負著黑暗奔向光明,算是
好萊塢典型三部曲式的第二部--黑暗卻帶著一絲光明結尾,令人不得不好奇後
續的發展。下一集女主角的空缺確定由安海瑟威來擔任貓女(大心),到底亦正
亦邪的女主角要如何繼續荼毒杯麵呢?著實令人期待~也因為選了貓女這個角
色出場,對新舊作蝙蝠俠之間的呼應關係有了更大的興趣。
--
示範一次標題地雷殺人法: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
關於超級英雄的問題:
法外正義的蒙面英雄到底可以走到什麼地步?
前面提到蝙蝠俠的中心理念,「以暴制暴,絕不殺人」到了<黑暗騎士>進入
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個人是認為其實在<開戰時刻>中,編導對於「以暴
制暴,絕不殺人」的原則其實觀念上還沒完備,才會出現蝙蝠俠最後說:「我
可以不殺你,但我也可以選擇不救你」這樣的話,與在<黑暗騎士>中的表現
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但或許我們也可以說,蝙蝠俠說出這樣的話,也正反映了
他才剛出茅廬,很多事情還在摸索的階段、許多事情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底限
在哪。
顯然對於這個問題就需要有人來逼迫布魯斯韋恩探底,蝙蝠俠宿命的對手「小
丑(Joker)」成為了極佳的反派選擇。
麻煩的是,當年傑克尼克森所演出的小丑在影史上已經算是個經典反派了,要
用同樣的角色演出必定會被拿放大鏡來徹底檢視,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無情的
砲轟批評。原本在漫畫中的小丑是怎樣我不太清楚,然而傑克尼克森將小丑那
種歇斯底里、瘋狂、神經質、笑笑的殺人、不寒而慄的搞笑特質詮釋的恰到好
處,既不會太過卡通化,又透漏著一股悲哀的感覺~之後的瘋狂反派還有卡通
裡的反派幾乎都脫離不了這前任小丑的影子了;而此後戲劇作品中凡是有小丑
扮像的角色出現,十之八九都是反派,原本用來搞笑的馬戲團小丑已經從此被
扭曲變調了(扭)。
可想而知,要挑戰這個影史上少數的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是多麼嚴峻的
任務。顯然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不是個害怕比較和挑戰的人。或者是劇情上的
需求選了這小丑和雙面人這兩個反派角色,這兩個角色塑造上的確是成功了。
話說回來,以之前的劇情來看,蝙蝠俠中反派的犯罪計畫看起來其實都不是那
麼邪惡恐怖,有的要當市長還要殺光市內所有的長子,有的要冰凍整個城市,
有的只是想要吸乾大家的腦力成為最聰明的人,女性反派都只有一個目的『復
仇』,更甚者,像舊版雙面人一樣整部片看完,觀眾仍然完全不知道雙面人真
正的目的到底是想要做什麼?感覺都像是卡通裡反派會做的事情,而像我這種
卡通看多的人就不覺得有多可怕也不邪惡,而相信在這個口味越來越重的時代
,以上這種程度的反派陰謀根本也不會讓大家有什麼恐怖感。
相較之下新一代蝙蝠俠裡面的反派真的是務實多了~影武者集團和稻草人想要
讓高譚市跟中華職棒一樣大立大破、雙面人要報仇、而小丑....小丑他只是想
看這個世界陷入混亂。不過說實在的,看了好幾次「黑暗騎士」個人對於小丑
的想法算是頗能理解(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塊黑黑的東西),然而要是
小丑所有想做的事情都達成的話,那他到底實現了什麼目的?這實在是不知道
,只能說他根本從頭到尾就是衝著蝙蝠俠而來的,沒有別的想法,就是看不爽
蝙蝠俠,想盡辦法要搞爆他,順便搞爆這個城市,甚至說不定編導也沒想說他
到底要幹嘛,只是將他們自己內心想要搞破壞的那一塊念頭寫出來而已~
也是看了好幾次之後突然想到:以這兩個角色互補程度來看,要是結局來個大
翻盤,說小丑其實也是布魯斯韋恩,只是因為他壓力太大,分裂出另一個精神
....好像也說得過去~只是一些畫面的處理上改一下倒是了...
而「黑暗騎士」劇本強大的地方就在於:不但裡面的小丑想法、行徑和角色設
定完全跟蝙蝠俠互補,甚至角色描寫的結構上可以和提姆波頓版的「蝙蝠俠」
劇情互補。「蝙蝠俠」裡面不著墨於描寫蝙蝠俠的形成,卻對於「小丑」這個
角色的來龍去脈交代的一清二楚。「黑暗騎士+開戰時刻」則是完全顛倒,觀
眾們始終不知道這個「跳樑小丑」(誤)倒底是打哪來的?又想要幹什麼?根本
沒有所謂的「過去」。
杯麵系列中的前後任小丑,兩者同樣展現了瘋狂,卻又瘋的截然不同。傑克尼
克森將小丑演的邪惡有趣又悲哀;希斯萊傑版的小丑則是挖出人們內心道德淪
喪的黑暗。
當年公布新任小丑尤希斯萊傑擔綱的時候,其實出現不少懷疑的聲音,尤其是
杯麵迷大都認為小丑在怎麼演也脫不了傑克尼克森的影子,而不看好希斯萊傑
的演出。然而沒有人預料到新版小丑竟然可以這樣的突破,顯然編、導、演找
到了這個角色的「完全體」。小丑對蝙蝠俠說「嘿嘿哈哈....你根本沒有任何
東西可以威脅我」那一幕,當時在戲院裡察覺到全場觀眾都眼睛瞪大著釘死在
座位上的時候,就瞭解到一個新經典反派誕生了。
在<黑暗騎士>中,小丑自稱是「混沌使者(Agent of Chaos)」,宣稱「自己
是個沒有計畫的人,只是愛看這個世界陷入混亂」,但顯然的,在所有角色中
,小丑才是計畫最周詳的人,並且相當聰明地會在計畫中順應時勢加入一些調
整和改變(不然最後怎麼拿到黑幫一半的錢)。而他要做的事情,沒有一個人能
夠阻擋得了,除了炸船計畫的每一件事 ---殺法官、殺局長、賺黑幫的錢、殺
女主角、掌控黑幫...可說是一環扣著一環,一計不成還有另外一計,通通都辦
到了。小丑一開始就是衝著杯麵來,然而杯麵一開始完全不把它當一回事,當
他只是個「跳樑小丑」專心對付黑幫。劇情一直走到大約40分鐘的地方(偽蝙蝠
俠被吊死那邊)布魯斯韋恩才終於肯認真面對小丑這個角色。然而小丑就像是天
災瘟疫一樣,蝙蝠俠和高登能做的只是「處理善後」和「降低傷亡」而已。相
信看到女主角被炸死,小丑乘著警車,以他骯髒掉妝噁心的臉,迎著風奔馳在
市區內的那一幕之後,很多人的反應應該是相當傻眼,完全搞不懂這部片最後
會怎麼收尾吧?
就如同劇中小丑對蝙蝠俠所說的「你造成了改變,而你我都知道,這一切都無
法回到以前那樣了。」小丑在本集裡造成的改變一樣,令杯麵在也無法回頭了
...蝙蝠俠不是超人,女主角一死便救不回來了,布魯斯韋恩就徹底失戀了;也
讓本片成為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罕見的「開放式悲劇」結尾。另一部有類似收尾
的好巧不巧,就是舊版的<蝙蝠俠大顯神威>。一樣是「女主角 V.S 更重要的
人」的二選一老套問題,藉由「小丑」這個角色,本片碰觸了以往避重就輕的
禁忌,還給了一個血淋淋的答案,更悲慘的是,蝙蝠俠兩個都沒救到...或許這
才是真實世界會碰到的情形吧?
然而在本片寫實的設定中,「小丑」才是片中最超現實的存在,小丑的「Plan」
才是劇中漏洞最多、最不合理也最不可能實現的計畫。而嚴格來說,我認為這
些不合理甚至已經損害到劇本的精神。畢竟<黑暗騎士>是要「力求真實」,
但小丑的一切大量武器設備竟然都追蹤不到,好像就憑空出現,要炸人的時候
才找得到~而像炸醫院、搶大樓等...這些大規模的計畫在事情竟然完全不著痕
跡實在是太不合理。然而一切都被強大的劇本、和希斯萊傑得強大的演技掩蓋
過去。
列舉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幕,小丑在黑幫會議現身、兩次拿刀威脅人講故事、
在偵訊室裡面的戲、病房裡扮成小護士、醫院外面炸彈沒爆把玩引爆器、最後
被倒吊在空中;從一個眼神的一動、一次得舔嘴挑舌、一句話的語調發音,到
那浮躁歲動的舉止,希斯萊傑眼到讓人以為真的有<小丑>這種人存在,好像
他不是在演,而是在模仿某個真的存在的人的行為一般。每當小丑一出場,所
有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令人全神貫注在他的一舉一動上面,注意他說的一
字一句,忘了去懷疑其合理性;觀眾們的理智也一步一步被影響、逼迫、失去
判斷、分不清真假。或許我們可以說,劇情的不合理,更凸顯了這個角色的成
功。題外話,當初有人認為希斯萊傑的死是因為演小丑入戲太深才發狂自殺,
個人是認為不可能,要是真的入戲太深希斯萊傑應該是變成破壞狂人或是失控
的犯罪,而不是整日搞的憂鬱自殺好唄~
相形之下,另一位反派「雙面人」的鋒芒就被蓋掉許多,我認為主要是哈維丹
特變成雙面人之後戲份太少,觀眾雖然了解他的憤怒,但是沒啥機會展現就死
了,以致於有人猜測雙面人在下一集還會出現。為什麼好好一個雙面人會變成
這樣?我想是因為片長的考量XD,編導當年沒有預料到觀眾看完兩個多小時之
後還不覺的疲累、意猶未盡吧??
跟舊作<蝙蝠俠3:永遠的蝙蝠俠>就沒什麼好比較的了,因為舊電影版的雙面人
實在是沒什麼大腦、更沒什麼特色,膚淺的劇本浪費了一個好演員、也浪費了
一個好角色。倒是對於雙面人養成的過程又和舊版做了一個互補-舊版幾乎沒
有對雙面人的出身有啥交代,只是一幕電視跟一兩句對話就帶過了,<黑暗騎士
>就對哈維丹特入魔的過程鉅細靡遺地做了描述。
最終小丑大獲全勝,大家都忘了他要拿一半黑錢的時候,才發覺一切照他的計
畫拿到了;好人幾乎都被他逼得淪陷,行為越是正派,就淪陷得越深:高登不
得不追捕他唯一可以信任的正義夥伴;蝙蝠俠不惜犯規監控整個城市,還要被
污名化;白色騎士整個入魔。片尾蝙蝠俠騎著機車背負著黑暗奔向光明,算是
好萊塢典型三部曲式的第二部--黑暗卻帶著一絲光明結尾,令人不得不好奇後
續的發展。下一集女主角的空缺確定由安海瑟威來擔任貓女(大心),到底亦正
亦邪的女主角要如何繼續荼毒杯麵呢?著實令人期待~也因為選了貓女這個角
色出場,對新舊作蝙蝠俠之間的呼應關係有了更大的興趣。
--
示範一次標題地雷殺人法: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
All Comments
By Belly
at 2011-03-16T21:30
at 2011-03-16T21:30
By Elvira
at 2011-03-20T03:58
at 2011-03-20T03:58
By Bethany
at 2011-03-23T13:02
at 2011-03-23T13:02
By Olivia
at 2011-03-25T21:15
at 2011-03-25T21:15
By Delia
at 2011-03-26T11:57
at 2011-03-26T11:57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3-30T13:05
at 2011-03-30T13:05
By Jessica
at 2011-04-01T14:57
at 2011-04-01T14:57
By Ursula
at 2011-04-06T04:19
at 2011-04-06T04:19
By Sarah
at 2011-04-09T05:26
at 2011-04-09T05: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4-11T21:34
at 2011-04-11T21:34
By Rosalind
at 2011-04-13T05:54
at 2011-04-13T05:54
By Elizabeth
at 2011-04-14T09:22
at 2011-04-14T09:22
By Jack
at 2011-04-15T09:59
at 2011-04-15T09:59
By Agatha
at 2011-04-19T12:25
at 2011-04-19T12:25
By John
at 2011-04-22T04:29
at 2011-04-22T04:29
By Barb Cronin
at 2011-04-27T04:03
at 2011-04-27T04:03
By Kelly
at 2011-04-27T05:52
at 2011-04-27T05:52
Related Posts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五)蝙蝠俠的開戰
By John
at 2011-03-13T00:34
at 2011-03-13T00:34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四)諾蘭的考驗
By Kelly
at 2011-03-13T00:28
at 2011-03-13T00:28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三)全球影迷的戰犯
By Puput
at 2011-03-13T00:22
at 2011-03-13T00:22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二)消失的面罩
By Callum
at 2011-03-13T00:15
at 2011-03-13T00:15
從『蝙蝠俠』到『黑暗騎士』(一)神祕的蝙蝠俠
By Annie
at 2011-03-13T00:12
at 2011-03-13T00:12